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研究日志 > 正文

当前,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6个误区

作者: 来源: 日期:2024/4/7 9:19:23 人气:1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当前,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6个误区

今年两会期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话题再次引起热议。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说:“创新没有天选之子,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过去,我们常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天选之人,只要有适当的方法筛选出来,然后进行培养就能成才。但事实反复证明,成效并不理想。综合梳理了当前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6个误区,供大家探讨与深思。

多年来,国家和学校层面对于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很多探索。但正如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国家督学成尚荣所言,我们还没有取得真正突破,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还存在不少难题。

在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今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实践中,怕是有很多教育管理者和校长,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还存在认知误区,这也导致一些学校在培养方式上走上“偏门”。

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的“超级高中”约占全国中学总量的1%,却垄断了清北高校本科生录取名额的50%。于是,一个让人忧心的问题是:当学校成为“考试工厂”,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吗?

由此,有专家抛出问题:在定义或者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时,我们究竟希望选拔出学业优秀的孩子,还是具有发展潜质的好种子?

将拔尖创新人才等同于学科测试意义上的“成绩优异”,是我国当下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选拔的极大误解。过度看重学业成绩,不仅会导致大量具备拔尖创新人才特质的孩子被误导,也会让一些并非天才的孩子在后期学习中乏力,出现心理与学业上的多重问题。

倪闽景说:“有的孩子很聪明,有的孩子看上去也许笨笨的,但无论考试成绩好坏,只要拥有三个特质,就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第一是自主,有行动力;第二是对某个领域特别感兴趣,很钻研;第三是有韧性,能坚持。”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亦菲则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具备三个突出特点:第一,有不断进取的愿望;第二,有变革的勇气;第三,有创新的智慧。创新的智慧由很多因素构成,包括学科知识,包括学生自身的智力水平等。进取的愿望、变革的勇气都属于非智力因素,所以,拔尖创新人才应该是目标人才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的一种状态。

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一句话:“我几乎认识每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中间几乎没有一个考第一名的。”某种程度上,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创新的潜质,都有超出他人的“特质”,这种“特质”并不都体现在学业成绩的优异上。

对于学校来说,关键要发现并保护好这种专属于孩子的“特质”,要善于营造一个宽松、非功利的教育环境,不要把孩子的这种“特质”给埋没了。当下,不少学校不考虑学生情况,投入很大的精力来进行层层选拔,用成绩“捆绑”学生,还花大力气聘请各种学科竞赛教练……以期用金钱与训练“砸”出一个个天才少年,这是一种误区。

重视人才的早期选拔却轻视后期培养

中科大退休校长朱清时说过一句话振聋发聩:中国教育的弊病在于,重视选拔人才,却忽略了培养人才。

过去,很多学校常用高分“掐尖”作为选拔人才的惯用手段,但选拔出来后,又用与之前无异的培养方式来培养人,只注重考试成绩和学科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坚守平等主义,并不强调学生之间具有质的差异,刻意对学生一视同仁。这就导致培养的人才出现了“模式化产出”的现象。

就好比在统一的规范下,长期要求猴子、大象、乌龟、海豚、企鹅、鱼等动物去爬同一棵大树,结果可想而知。

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长朱焱说:“要看学习方式是否改变、课程体系是否有进行科学系统地设置、是否走出传统课堂的固有模式。如果一切都没变化,只是‘抱团’考清华北大、上985名校,便与‘掐尖’几无二致。”

一项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何不成功的调查显示,22%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学方法手段陈旧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1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创新意识培养缺乏,其他的影响因素分别为配套体制跟不上(17%)、教师水平参差不齐(17%)、对教学的投入不够(13%)、交流平台不完善(12%)。可见,培养方式方法落后和配套资源不足是制约创新人才产出的重要因素。

“培养是最基础的工作。”李亦菲强调,“教育是一个过程,一定要承担应有的责任,通过细致的培养工作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实际上,要想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应当有一套完整的培育机制,对不同学段有潜能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为其开发贯通化进阶课程,实现针对性的培养。

关注成长进阶,建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体系。改变课程的结构,打破学科边界,提升课程的整合性和选择性。

因材施教,推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式的多样化。依托智能技术,联合专业机构,建立各种主题的创新实验室、展览馆等,创设丰富而开放的学习环境;关注复杂问题,设计挑战性任务,推进项目化学习,促进跨学科融合教学;突破传统的班级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基于兴趣、潜能或特长,组建学伴小组或学生团队;实施小班化,优化走班制,推进导师制,强化发展指导,增进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个别化或个性化指导。

深化纵向衔接,建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贯通模式。落实导师制、学长制、课题制等,向上联合高校开设大学先修课、专业强基课、英才计划课,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共同规划课程与教学,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

江苏省锡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唐江澎曾观察到,在一些学校,对所谓“拔尖人才”的早期培养,不过是在所有做题的孩子中间挑一堆做题比较好的孩子,把他们提前选出来后,做更难的题,最后再通过考上名牌大学来证明“拔尖”。

总有一些人误以为,把超常儿童集中在一起做超前拔尖学习和训练,就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这背后其实是这样一种逻辑:默认创新人才就应该学得比别人快,希望通过高强度加速培养模式,加快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毕业进程,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快出人才”的目标。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教授指出,透过当前拔尖人才的培养“捷径”,可以发现,他们学习中的“套路”与“快知识”特征非常明显。她认为,教育蜕变为选拔赛,筛选出的拔尖者并非天赋最好者,也非最有创新潜力者,常常是熟悉规则从而跑得最快的人。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也反对“超前学”的行为,认为这样就会出现通过反复训练而得到的“拔尖”孩子,但这实际上是反复训练的效果,而不是先天认知优势或者问题解决优势的结果。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避免超前学和反复练习的题海战术。

拔尖创新人才必定是在适合而优良的教育土壤中“生长”起来的,而非急功近利的刻意“打造”,更无须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长时间以来,中国学生在PISA测试中的成绩比美国好很多,中国中学生在世界五大学科竞赛中表现优异,获得很多金牌银牌,但是中国中学生将来想从事科学研究的占比很低,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数学菲尔兹奖、信息技术图灵奖等科技大奖的数量极少。为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坦言,当前的中小学教育给学生的知识太多了,通过早学和多学这种填鸭式教学让学生获取相对竞争优势,但是学生的能力、动力、体力发展严重不足,其结果是误国误民误学生一生。只有打好基础,调整学生素质结构,夯实能力、动力和体力的基础,才能让学生后劲更足、飞得更高。顾明远先生将拔苗助长等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称为“反教育现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克服大量反教育现象的存在。根本上讲,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需要强化教育的育人功能,要关注人才长期稳定的发展而不是一时的突击培养,要由重视效率、急功近利向长远关注人的发展转变。

因此,学校应该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放在更广阔的视域来考量,更关注其成长过程,这样人才的成长和涌现才有广阔的基础。

前阵子,流浪纽约街头16年的中国留美博士孙某在网上引发讨论。与流浪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孙某的光鲜过往:从小聪明过人,中考以628分被复旦大学少年班录取,在美获得了物理学硕士和博士。一时间,关于少年班“天才坠落”的讨论随之展开。

倪闽景指出,少年班已经被证明无法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要及时阻止这种情况的扩大化。

然而,目前一些地方的高中学校,纷纷借鉴大学少年班方式,探索举办高中少年班,把筛选出来的“超常儿童”招进少年班,进行初高中一体化培养,并对接大学的少年班招生。针对这种现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这其实还是以前的给特长生打造专门成才通道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已经被证明走不通。”这并不会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而是出现了“打造特长”“争取加分”的“加分教育”。

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一些天才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无法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中断学业或退学。

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上海市政府参事胡卫说:“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相继推出过雏鹰计划、少年班等培养拔尖人才,但其中大部分的结果并不理想,其症结就在于,这些天才少年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没有相互适应,得到更好的发展。所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智仅仅是其中一面,尤其是德育,对培养非智力因素能够起到大作用。”

在少年班高度竞争和升学单一目标导向的环境中,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于学业,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比如与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交往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等,最终造成人生发展的后劲不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晓光指出,独立建制的少年班属于攻关模式而非自然模式,拔尖创新人才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其优势和特长并不完全统一在一个领域,独立建制进行统一课程设定难度较大,此外还可能造成资源的抢夺,导致基础教育的生态被破坏。

褚宏启则认为,甄别英才儿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不是为了单独编班。换句话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是把英才儿童甄别出来并因材施教,而不是把他们与普通儿童隔离开来,把英才儿童孤立开来。

“不能再采取这种给特长生打造特殊培养通道的方式了,而是需要将其融入学校整体办学中去。”熊丙奇呼吁。

教育是个慢过程。学校要尝试在普通课堂中发现并识别拔尖创新人才,同时通过创新学校文化和育人方式,为其提供适合的教育环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进而促进人的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

细观当下一些学校冠以“拔尖创新”名义的教育行动,发现其中存在着简单化、程式化理解的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王烽指出,目前,我国各地初中和高中都有各种专门培养资优生的“实验班”,其选拔标准主要还是学习成绩、竞赛证书等,并不是“创造性人格特质”,充其量是在不影响成绩的前提下,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以各种竞赛证书为标志的“素质教育”,多数学校以把学生送到重点大学为最终目的。这种方式带有极强的功利化倾向,背后是激烈的竞争,衍生了复杂的利益链条,成为“教育内卷”的重要推手。

熊丙奇也认为,这和以前的特长生培养方式并无本质不同,强调的还是选拔、竞争。而且,重点高中的少年班,比以前的初中特长生招生、培养“更进一步”,不仅绕过“小升初”特长生政策限制,还不需要参加中考就能直接进高中。这就把高中“掐尖”招生提前到了小学,也刺激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竞赛,包括一些地下竞赛。这和“双减”的精神并不一致。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长蔡小雄发出过这样的疑问:一些学校错误地将“拔尖”等同于学科竞赛成绩,将“摘金夺银”认定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功培养。由此引发少数高中“削尖脑袋”搞竞赛,以逐层选拔考试、大幅超前学习作为常规教学手法,以魔鬼式集训、机械性刷题作为教学常态。乍一看,貌似也取得了相应成效。但我们不禁要问,以上诸法“拔”出来的“竞赛之尖”是“拔尖人才”吗?是“拔尖的创新人才”吗?此等“拔尖”能撑起民族复兴的明天吗?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最大的误区,就是走上“掐尖”教育的老路,实质是“培优”。

打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幌子,真实的、最后的目的却是为了提高升学率尤其是清北率,与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向不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强调,为了提高“层层选拔”的人才甄别精度,需要更多学生作为“分母”来陪跑,导致少数人被选出来而多数人被淘汰,在这个过程造成的“人才误伤”或“漏网之鱼”损失巨大。

2023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指出,2023年基础教育的一个理念变化,就是很多学校强调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应在面向全体学生、着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而不能脱离基础教育的“基础”使命,不能把早期培养等同于“提前选拔”“掐尖招生”,不能把拔尖创新人才等同于考试高分的“尖子生”。

要从关注前1%-3%的智商超常儿童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发展。

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要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具体而言,要在为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进行差异化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自然进行学习。

唐江澎校长的一个观点颇有见地:如果我们更多关注全体学生的创新素养,我们国家的拔尖人才将会顺势而生。十年树木,基础教育更应该关注其“粗度”而不是“高度”,树干太细了是长不高的。

设定功利性的发展目标却忽略兴趣

清华大学教授史静寰的团队经过三年多的参与式研究发现,把资优学生聚集到一起,设定卓越的成才目标,并配上丰富教育资源的模式存在明显不足。如果学生自己没有探索求知、发展自我、实现价值的欲求,再多的资源、再高的目标也无法促使他们对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更充分的利用,反而可能导致学生不珍惜资源和机会,对外界期待深感压力,这样不但无法充分发挥教育的增值效应,反而会使学生抵触。

一个现象是,当成功进入国内顶尖大学实验班的学生被问到“你当时是为什么选择进入这里”,绝大多数学生只有一个非常模糊、不那么激动人心的答案:“比较好的前途吧。”这证明,只有一少部分学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道路或方向,而大部分学生,即便他们具有高超的智慧,各方面表现也优秀,但却在没有目标的盲目学习。

当大部分优秀的学生不得不以试错的代价去开展专业学习时,我们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教育资源浪费。

一项针对竞赛生的研究发现,“兴趣型竞赛生”不论是成绩、学术志趣还是学习动力都更具有显著优势;“功利型竞赛生”虽然比非竞赛生的成绩更佳,但他们的学习动力、专业特长自信、创新力、学术志趣和读博意愿都显著低于“兴趣型竞赛生”,甚至显著低于中学时对科学感兴趣的非竞赛生。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坚看来,“志趣”应该成为拔尖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基础。

从长远发展来看,只有自主的兴趣才能为学习与长远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因此,我们不能误以为最好的教育是老师把优秀的学生往上“拽”——这易使学生陷于被动。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该帮助优秀学生成全自己的兴趣,进而在一个领域脱颖而出!

2021年,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以个人名义发起“丘班”,“丘班”的主要选拔标准之一,就是兴趣。在选拔识别过程中,老师会带学生到少年工程院、课程基地等课堂之外的非正式学习空间参观体验,对他们的行为模式进行观察和考量。

丘成桐坦言:“仅从成绩这一维度,显然无法精准识别真正的人才。学校和家长希望孩子考得好,只能机械式训练,训练的结果就是失去了创造能力。要彻底改变人们的看法,把创造力看得比考试重要得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说过,创新要靠兴趣,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热爱,有了热爱才学会追求,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这样才有可能出现创新。

【结语】

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正确路径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这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其实每个人都有创新的能力和素质,这种创新的能力和素质能不能真正发挥出来,需要社会提供土壤,更需要学校教育提供养分,真正为学生建构个性化的成长路径。

有土壤,有养分,拔尖创新人才才会不断地“冒”出来。

在探索过程中,中小学需要在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厘清和关注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特质”,并以此为指向,合理定位基础教育不同学段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的目的、功能和任务;

二是明晰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支持条件,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构建更加开放的教育环境,适当增加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让拔尖创新人才“自然而然”地脱颖而出;

三是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选拔与培养一体化的有效机制。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3897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