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网络教研 > 正文

从《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谈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

作者: 来源: 日期:2022/1/6 11:10:12 人气:41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从《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谈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

东莞中学 麦志媚


【摘要】

课堂教学中,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着力解决“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方法是多种的,例如:讲解法、演示法、提问法、操练法、情境创设法、任务驱动法等等;方法的利用不是单一的,有时可以根据需要恰当组合。本文中笔者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案例谈谈如何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关键词】

教学重难点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课堂教学中,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着力解决“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方法是多种的,例如:讲解法、演示法、提问法、操练法、情境创设法、任务驱动法等等;方法的利用不是单一的,有时可以根据需要恰当组合。下面笔者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案例谈谈如何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信息加工与表达”中,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认识计算机程序的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对应教材为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的4.1节《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节课的主要内容是Visual Basic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笔者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而由于学生对程序设计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在此之前没有使用过VB软件,因此把教学难点设定为“Visual Basic软件的基本操作”。

根据教材描述,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检测结果,这是问题求解的通用过程。如何让学生深入地体会和理解这个过程,成为了“突出重点”的关键。卢梭告诫我们:“由于所有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头脑的,所以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正是有了这种感性的理解做基础,理智的理解才得以实现,所以说,我们最初的哲学老师是我们的脚、我们的手和我们的眼睛。用书本来代替这些东西,那就不是在教我们自己推理,而是在教我们利用别人的推理,在教我们老是相信别人的话,而不是自己去学习。”因此,笔者决定,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来完成学习任务。鉴于此,笔者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先播放“超级无敌掌门人”中一段“猜数游戏”的视频,再让学生亲自体验由计算机程序编写的“猜数游戏”,接着引导学生简单分析猜数游戏的过程。

提出任务“编写猜数游戏程序”,接着一步步引导学生完成整个过程:

一、分析问题

1.这个任务是做什么(即要完成的目标是什么):猜数游戏。

2.有哪些已知条件:神秘数字的范围是1~100;每次只能猜一个数字。

3.玩家猜对、猜大或猜小了需不需要提示?怎么提示?

4.要不要计算玩家猜的次数?

以师生问答的互动形式,边分析边投影,帮助学生梳理问题的需求。)

   二、设计算法

以之前整理出来的猜数游戏过程导出算法的概念,指导学生绘制算法流程图。

 

在学生练习后呈现并讲解一遍正确的算法流程图,让学生对照修改。

(通过介绍算法的概念并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算法流程图,加深学生对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工作过程的了解。)

三、编写程序

介绍程序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通过一个“算法描述”与“程序代码”的连线题解决“猜数游戏”最主要的五行代码的编写。

再通过讲解(按照程序代码的功能分类)把程序的其他语句补充完整。

(通过连线题与教师的讲解完成程序代码的编写,让学生初步了解程序代码的含义。)

四、调试运行

先由教师演示VB的各项操作,再由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包括新建工程、简单编辑、运行程序、保存工程、生成执行文件。

提供给学生的程序代码中有一个小错误,让学生自己去调试发现并改正。

(教师在程序代码中埋下小错误,让学生在实践时真切体验到调试程序的过程和意义。)

经过以上的操作实践,总结出“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检测结果。


这是本节课最主要的几个教学环节,占据了大半节课的时间,就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先体验后总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感性的理解”上升到“理性的理解”。这几个环节的设计既能很好地完成了学习内容也成功地突出了本课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Visual Basic软件的基本操作”。学生几乎没用过Visual Basic软件,本节课也没有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和自学软件的操作方法,因此,比较适合本节课的突破难点的方法是“教师演示讲解+学生动手操作”。在以上的教学环节中,“调试运行”部分就是先由教师演示VB的各项操作,再由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包括新建工程、简单编辑、运行程序、保存工程、生成执行文件等。学生在完成“调试运行”的过程中,掌握了VB软件的各项操作,顺利突破了难点。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以上案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次尝试,从实际课堂情况看,本课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学习效果也基本达到预期。

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还有待继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中关于“教学重难点”的描述。

2、摘自网络的卢梭言论。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3093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