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网络教研 > 正文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式合作学习运用的思考

作者: 来源: 日期:2022/1/6 10:16:53 人气:22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式合作学习运用的思考

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    341000   张倍敏

摘要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利用任务驱动式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群体的学习环境下,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作用,积极参与到“分析任务——探索任务——解决任务”的行动中,相互影响着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力求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关键词:任务驱动    合作学习   情景     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目标的设置来保证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助、合作气氛的。各组组内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因此,整个小组就会成为具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荣辱与共的信念的“利益共同体”,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所要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从而较好地改善课堂教学的支持性风气。使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目的。

我校这几年都推行小班化教育,而且微机室内电脑全部与校园网及互联网联网,安装了LanStart等教学管理系统,为进行任务驱动式合作学习研究提供了软、硬件,本文就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任务驱动式合作学习谈几点个人的实践与反思。

一、根据学生的差异分组

一般我们分组是主要是参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智能等,但是在信息技术课的分组时,学生还存在一些区别于其他课程分组的特殊差异,主要表现在:

 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差异。由于家庭、社会背景、生源差异等原因,有的学生已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专家”了,有的已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一切要从零开始。

2、学生兴趣方面的差异。绝大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还是小小“电脑迷”,而有的学生对电脑迷的只是游戏,而并不喜欢常规的信息技术课。也有的同学由于自卑等原因,不喜欢信息技术课

3、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乐于并且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

根据学生的表现,按照优势互补,以好促中,以好生带后进生,对学生从好、中、差合理搭配,从而激发各类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得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让学生在有序的交流中,更好地协作完成任务。

二、将任务创设在情景中,激发合作尝试情意

将任务创设在情景中即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真正让学生自然、主动的接受教学任务,如在教学《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

LanStart教学管理系统,将事先准备的不到一分钟的中秋送月饼的flash动画片下发到学生机。然后引出话题: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那么你知道中秋节有哪些传说故事吗?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

  教学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解决任务的途径,让学生能够“活”起来。学生立即进行小组讨论,在各抒己见之后,就立即自己上机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情绪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根据以前上课一直养成的自学的习惯,边看书,边根据题目要求,边上机操作,确实完不成的作好记录,供下一阶段在老师讲解中寻找答案,或提问。这一阶段下来,其实有很多同学已经“大功告成”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三、合理进行激励性评价

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在这一阶段教师点评刚才比一比的情况时,要注意有人 “大功告成”, 有人产生“问题记录”,都是成果。而且,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要求学生在某个能力的培养上得到同样的提高是不现实的,所以应多采用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给学生以“绶带”,为学生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激励学生不断的大胆尝试,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往往重视对教学的引入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忽视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方法的优化。教师往往以一个统一的标准,用分数或等级,以“优、良、中、差”等形式,简单划一地评价所有学生。这种不恰当的学习评价方式是造成“后进生”的反复失败的重要原因。它压抑了一大部份可以学得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破罐子破摔”,有的学生甚至向相反方向发展。“后进生”的失败心态与这种评价方式是分不开的。

四、活跃开展同学互帮互助提问

虽然评价与奖励的标准是各个小组的总体成绩,但还要注意到我们在以欣赏、鼓励的态度,展示其中的优秀的“大功告成”后,还要响应有人产生的“问题记录”,这些都是成果嘛。所以要设计个同学互帮互助提问活动环节,然后还要注意调动同学展示提问的积极性。

请同学将前一阶段实践中产生并记录下的问题提出,教师把问题写到黑板上。首先叫其它同学来解答,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这时把课堂气氛推到了又一个新的高潮。学生回答不完善的地方,教师予以改正,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搜索引擎的使用策略与技巧的添加搜索词时,有同学在使用了 - not 后,知道他们一样,就举手问什么和+是一样?老师就将这个问题转而写到黑板上请同学们来回答,少数几个同学都举手说是“or”,我顺便问了问“你们怎么知道的?能告诉大家吗?”,这几个同学就得意的说“上网搜啊”,然后老师按照学生的解决方法,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演示,然后由教师作归纳性和总结性的讲解。因为学生自学的东西不够全面、不够系统,教师最后再系统讲解一遍,补充一点内容,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起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效果。

事后想想,我发现因为他们是同龄人,对同伴间提供的经验,通常较容易被接受;同伴间的交往活动,能使学生理解社会角色规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规范意识,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队结合作精神。

五、及时强化知识,再运用中巩固知识

在热烈的教学气氛中学生不容易沉淀下来,所以给学生设定强化巩固的阶段,设定一雷同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学的东西和老师讲解的内容把任务完成了,当然老师也还可进一步指导,达到“在做中学,在做中练,在做中记……”。有了自学与教师讲解的知识,学生再一次来完成任务,可谓是“轻车熟路”了。完成任务后与教师给的答案相比较,学生再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巨大喜悦,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并产生了“我也想来试一试”的强烈的欲望。而且,通过练习形成的知识性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通过练习掌握的信息技术方法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应用。

六、教学过程的反馈调控设计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师生教学活动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预计学生可能做出的反映,如果过深或过浅,应采用预先设计的另一种教学方法,一旦课堂上出现非常规状况时教师就可以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要求、教学方法。

     在讲解信息技术的windows会考操作题时,一般我是先将操作此题将面临的知识点,先用powerpoint制作成幻灯片,逐一承列、讲解、提示,起到一个铺垫作用。比如:先讲关于绝对路径的意义,如何根据已给的绝对路径找到指定地点,文件名的规则,不同扩展名表示不同的文件类型等。

然后请同学们试着先做,将自己就能根据已有理论摸着石头过河的学生统计出来,如果达到了1/2,则直接11配对,让他们去互帮互助;如果没有则由老师运用LanStart教学管理系统一边操作演示,一边讲解,请全班同学同时听授。再以已学会的同学为组长进行分组。因为老师的讲解更有条理,更透彻,更容易教会那些同学,这样更好的保证了教学效率,不会让教学进度失控。

最后再请全班同学在8分钟之内,在做一次windows会考操作题,将提交后没有得到满分的同学筛选出来,请他们到老师面前来单独操作,因为他们要么是在某个细节上卡住了,要么就是因为基础太差根本没有听懂。由于我们学校高中生源多样化,有城市的,也有近郊农村的,还有远郊农村的学生;有的很小家里就有电脑,而且在小学就一路学过来,有的则到高中才真正开始上信息技术课,导致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我们要做好落后同学的思想工作,跟学生讲,个人接触电脑的时间早晚不同,自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别灰心,放下包袱,跟自己比会看到自己的进步的。课后再请他们到老师面前来单独操作时,就会显得不那么紧张。

这样安排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显得比较紧凑,如果再将最后筛选出来的学生的教学,安排在统一的课堂上,就会让大部分的同学听课走神,想玩游戏等,课堂就乱了。而且,这少部分人的听课效果也更差,影响教学效率。

根据学生对象随时调整好课堂节奏,运用好测试分类,对每次分类采取不同的措施,注意教学效率和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而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学,在运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同时,它还需要我们不断地通过教学实践并结合教育理论来指导。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还很值得我们去探论和研究。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3074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