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网络教研 > 正文

“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与对策*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5/30 22:36:27 人气:26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与对策*

张新征 杨道宇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育”这种教育新形式正引发一场全球教育的重大变革,同时“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教育教师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给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改进、培养目标和教师角色的转变等角度,探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以期对“互联网+”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 危机 对策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机遇,互联网能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能够为教师提供进行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同时灵活、自由、开放的互联网也能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让教师能够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环境。同时,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严峻挑战,比如在“互联网+”时代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如果教师不能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分析互联网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危机与挑战,并探索解决危机的对策,是教育领域必须关心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资源极大丰富,人们获得这些信息资源也更加容易和方便,这些容易获得的信息和资源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1.资源过剩造成选择危机

在互联网大规模普及以前,教育资源匮乏一直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新手教师想要成为专家型教师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时间才能实现。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资源极大的丰富,只要教师需要就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到他想要的教育资源,甚至在网上学习专门的课程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能力。不过极大丰富的教育资源带来了一种资源过剩的危机,过剩的教育资源铺陈于网络,而这些教育资源又往往良莠不齐,这就使教师必须自己来选择和分辨这些教育资源,而这些教育资源又过于庞大,这使教师得花较大的精力对这些教育资源进行筛选。在教师选择增多的同时,他们对于教育资源的期望值也会不断提高,这种情境下教师获得满意教育资源的机会反而减少,而不满意的教育资源会给教师带来一种不良的体验,这种不良的体验会影响教师以后对教育资源的选择甚至教师的专业发展,次数过多的教育资源选择会使教师陷入到一种持续的不良体验中,不仅不能发挥出“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极大丰富的优势,甚至还会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1]

2.教师教学方式面临挑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是以师传生受的教学模式为主,而在“互联网+”时代,由于学生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关于教学内容的信息,学生只要稍加整理掌握的信息甚至可以和教师掌握的相差无几,这就使传统的师传生受模式被颠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还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必然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甚至教师稍有疏漏还很有可能遭到学生的反驳与质疑,从而使教师丧失在学生中的威信,无法更好地展开教学工作,甚至丧失不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动力。

3.教师身份地位面临挑战

在传统师传生受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以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出现,因为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掌握着教育资源,所以必然处于权威的地位,但在“互联网+”的时代,教师的这一权威地位面临着极大地挑战。因为学生可以从互联网上找到省级甚至国家级优秀教师的教育资源,教师不再是教育资源的唯一占有者,师生之间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基本处于对等状态,所以教师原本依靠独占教育资源而获得的权威地位就不再稳固。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角色和地位,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评价者以及学生学习网络教育资源的引导者。不只教师在课上的地位受到了互联网的威胁,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地位在“互联网+”时代也受到了威胁。在传统的课堂评价体系中,教师往往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课上表现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模式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片面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以目前新兴的慕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慕课平台中提供的分析报告和研究数据,对学生进行跟踪式的研究,从而较为全面地掌握学生学习进程、学习内容和学习特点等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2],这是传统评价模式中教师所无法做到的。

4.教师教学能力面临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涌现了慕课、微课等众多的新型教学方式,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依托互联网技术,更加开放、自由、灵活且富有多样性,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适应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然而与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原著民”学生相比,教师则是从前互联网时代迁入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移民”,面对这些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学方式,教师不如学生的接受能力强,而且学生敢于尝试和接受新事物,学生不断增长的对新型教学方式的兴趣和需求,使教师的专业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能力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以慕课这种较为典型的“互联网+”时代新型教学方式为例,慕课为了满足学习者的个别化需求,支持学习者的个别化学习路径,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自主性、开放性、反思性、创造性和个性化学习[3],往往每一课课程的视频都很袖珍,大部分视频都在十分钟左右。这是慕课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地方,它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这就使教师面临许多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所没有的问题。慕课要求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教师的精力却是有限的,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需要,这也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只需要在课后集中完成一次问题和作业就可以了,但慕课的每一个视频后面都有一些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这就使学生的作业量成倍的增加,不仅使学生苦不堪言,也使教师面临着沉重地批改作业的负担,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一个极大地挑战。

5.教师面临同质化的危机

在“互联网+”时代,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的备课阶段变得更加轻松,他们不用像原来那样自己苦思冥想怎样去导入、引导学生,网络上可以找到很多优秀教师较为成熟的教案、教学课件和教学日志,甚至可以找到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来进行观摩和学习。这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资源共享的优势和成果,然而这些优秀教师的教案、教学课件、教学日志和视频,都是优秀教师在面对他们自己学生时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是极具个性化的东西。许多教师在面对这些教学资源时,总是盲目的照抄照搬,仿佛按照优秀教师的步骤和方式进行教学,就一定能够取得优秀教师那样的教学成果。这种忽视自身环境和学生特点的照抄照搬往往会以失败告终,不仅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退步。更为严重的是广大教师都对那些优秀教师的教案、课件、教学视频和日志进行模仿和借鉴,会使原本不同教师充满多样性异彩纷呈的教学过程变得越来越趋同。使广大教师丧失自己的独特性,只知去模仿和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僵化,使教师变的越来越同质化。

6.教师面临着异化的危机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许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视信息技术为现代教育的标志,无视实际的教学环境和情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盲目地运用信息技术,甚至达到了依赖的地步。教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对网络教育资源的收集和模仿上。虽然这样做可能会具有较高的效率,但在无形中教师会逐渐丧失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知识也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以至于授课形式呆板,甚至造成离开信息技术就无法上课的局面。教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会导致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信息技术展开,师生沦为信息技术的奴隶。而信息技术其实只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工具,但受到效率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忽视对信息技术恰当性和适用性的评判,为了追求效率而不顾教育自身的规律和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盲目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1],丧失了自身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以至于在信息技术面前被异化,成为信息技术的仆从和传话筒。

二、“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无不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不能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教师终将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教师要想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必须从信息技术入手构建符合“互联网+”时代特色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提升教师信息素养,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于1974年提出来的。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将信息素养定义为: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各种资源极大丰富,甚至处于一种资源过剩的状态,这使教师对有效教育资源的收集面临很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素养就成了教师在“互联网+”时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必要素质。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不仅适应了时代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教师在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的网络资源中找到自己所需的教育资源,抵消因为资源过剩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效率。不过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参与进来,组织关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相关教育培训和讲座,大力推行教师在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

2.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学方法更加开放多元,也更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核心理念是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师中心”,实现真正的“学生中心”。因此,要想适应“互联网+”时代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师必须以“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冲击为契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对新型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的研究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首先,要实现在教学方式上的转变。教师要学会运用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来替代传统的课堂、学生和教师固定的师生面对面进行讲授的课堂教学方式,灵活运用优质多样的网络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次,要实现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教师要依托“互联网+”时代发达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建立更加客观和量化的网络评价系统,以替代传统的教师以学生成绩和课堂作业为标准进行的单向评价方式,在辅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的转变。

3.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实现教师角色转变

“互联网+”时代以慕课、微课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方式和手段,依托网络渠道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界限,使学习者依靠网络可以实现自主学习。要适应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不断促进自身角色的转变。

(1)从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到教育资源的组织者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信息极大的丰富,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网络中唾手可得,教师想如原来那般垄断教育资源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说在互联网面前教师那种独占教育资源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备课再给学生上课,教师给学生讲授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资源的传递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一个教育资源提供者的角色。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相比网络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和开放性,教师作为传统教育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就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变得不重要了。相反在“互联网+”时代,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变得更加重要,只不过不再是作为教育资源的提供者,而是作为教育资源的选择者和组织者。虽然在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接受上可能教师不如学生更有优势,但教师的优势在于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比学生更丰富的经历以及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掌握能力,这些优势使教师在教学资源的选择和组织上比学生要有经验得多。由于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处于一种过剩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选择教育资源的难度,同时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非常容易被“刺激”的教学资源所吸引,而这些“刺激”的教学资源往往良莠不齐,学生在选择教育教学资源时有很大的盲目性。这时教师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他们要肩负起教育资源选择者和组织者的重任,引导和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庞大的教育资源进行筛选,并对选择出来的教育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组织,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实际需要。

(2)从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到教育教学的辅导者

在传统师传生受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处在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选择的权利被剥夺。在“互联网+”时代,因为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飞速发展,网络在线课程已较为普及,甚至实现“私人订制”,即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实际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制课程。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转变原来教学主导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导者。虽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进行学习,但学生在网络视频中学到的只是一般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如果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和疑难,由老师来进行辅导要比通过网络提问方便和细致得多。教师作为教学的辅导者并不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被动的。除了解答学生的问题和疑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开展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线学习时在网络上留下的各种数据,判断出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困难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困难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

4.调整教师培养目标,完善教师发展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名师,也不是为了使自己更加强大,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其他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1]。在传统的教师培养体系中,培养目标是把教师培养成一个优秀的能够进行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所有的教师培养计划和发展体系都围绕着这一目标展开。然而由于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已经有了不同其他时期的发展需要,为了更好的为学生发展服务,继续按照传统的教师培养目标对教师进行培养,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学生和时代的需求。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教育资源互通有无,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不再需要大量传统的课堂教学型教师,反而需要大量的能够辅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辅导型教师,因此教师的培养目标和发展体系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首先,高校在对师范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转变培养目标。加强对辅导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培养师范生具备在“互联网+”时代辅导学生的各种专业意识、素养和能力。比如信息素养、实践素养以及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和专业辅导素养等。其次,要完善教师的发展体系。教师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时间的过程,因此,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必须落实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如加强教师的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开展定期的教师轮训和讲座。最后,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教师之间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甚至跨国家的交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最新的教育咨训和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等。

在“互联网+”时代涌现出来的微课、慕课等教育教学新形式,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新的要求,其中尤以对教师的冲击最大。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和角色,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信息专业素养以适应这些教育教学新形式;变革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等,以一种昂扬向上的心态去适应“互联网+”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孙宽宁“.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与应对[J].教育研究,2016(6).

[2]宋灵青.MOOC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与专业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

[3]杨玉芹.MOOC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模型建构 [J].中国电化教育,2014(6).

*该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综合改革的部委协同性研究”(15BGL16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新征(1991-),男,河北唐山人,渤海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杨道宇(1978-),男,河南商丘人,渤海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科研副院长,博士。]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2355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