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网络教研 > 正文

问题与对策:新课程视野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分析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7/9 16:34:36 人气:37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问题与对策:新课程视野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分析

张宏

对话嘉宾:

张宏: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及教研35年。2003年参加了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编写,2015年主编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关键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表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多篇,多次参与国家、省、市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对话嘉宾:

朱彩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技术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大赛评审专家。信息技术国培计划主讲教师。主持教育部、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七项,主编、参编教材七部,发表论文约五十篇。

朱彩兰

● 新课程来了,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应对?

朱彩兰:伴随《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信息技术课程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已经拉开了序幕。从新课标中可以发现许多变化,最典型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学目标方面,教学目标定位于“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看上去与2003年《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换了一种解释方式,即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解释信息素养,具体到每一个模块,“学业要求”部分都有相应的界定,分别从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加以阐述,而且这些要素需要落地并在各模块中实现。

在教学内容方面,一些全新的课程内容呈现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如选择性必修系列中的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等。必修系列中的“数据与计算”模块涉及到教师熟悉的程序设计,但新一轮教材中较为普遍地采用了Python语言。

在教学方法方面,2003版课标中强调任务驱动,2017版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把握项目学习本质,以项目整合课堂教学”。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不少地区包括南京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都有过尝试,但普及度不够。

新技术,新内容,新方法,似乎一切都是新的,都向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同时,这些变化极有可能会引发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也终将要面对类似的挑战。对此,张老师您认为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应对呢?

张宏:2003年《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正式颁布,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得以确立自身独立的地位。在义务教育和高中实施新课程方案的这十五年中,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信息技术教师面对目前学生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以及课程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实施,特别是课程价值和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更多的思考。与2003年面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相比,也有了许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为教师应对新课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实际上,信息技术教育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都在发生着变化。20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中小学开展“计算机教育”的试点,“Basic语言基础”在当时的软硬件环境下是唯一可选的教学内容。20世纪90年代,汉字处理的技术瓶颈被突破,汉字输入等中文文字处理技术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教育内容由“Basic语言”扩展到“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21世纪初,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社会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不断提高,“Office办公系列软件”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教育部出台《中小学计算机教学指导纲要》,指导中小学的课程实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由试点学校走向普及,课程方案中要求将信息技术设置为中小学必修课程,信息素养成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至此,教育部正式将原来的“计算机基础”课改名为“信息技术”课。所以,2000年也被称为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元年。从2003年课标出台到2017年最新课标颁布,这期间课程内容相对稳定。这里说的稳定是指政府文本层面,实际上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具体教学内容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容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譬如,教学内容中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关注,这些变化在南京的教研主题中都不难发现。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很早就包含“机器人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模块,体现出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回应与适应。

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教师一直在面对变化的内容。变化是由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相应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更新快,目标变化大,课程多元、动态、开放。反观基础教育阶段的其他课程,大都任务明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稳定。因此,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面对如此多的变化过程以及课程个性独特的特征,信息技术教师更加需要理解课程内涵,研究课程标准,分析课程要求,确立教学目标,适应课程发展。

●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以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朱彩兰:理解课程内涵,研究课程标准,分析课程要求,确立教学目标,适应课程发展。这可以看作是一种较为上位的指导原则或思想。这是信息技术课程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适应信息技术课程所必须做的。

分析这些案例会发现,在教学目标中都对学科思维有提及,如《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及“培养分类管理的意识”,《表格的设计与制作》教学目标中有“合理设计表格”的描述。也就是说,教师认识到学科思维的培养问题,可能是理论学习的结果,也可能是经验不断积累的结果,教学目标中有强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才有专门的体现。如果认识依然停留于“动手做的技术”层面,教学目标描述上也必然是只关注技术的具体操作。

张宏: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确实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例如,不少教师反映:“原来的信息技术课,教材内容容易实施,学生好教。现在的教材内容多,难把握,备课难了。”还有教师指出:“听文化课,发现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并且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都非常高。而听信息技术课,相同知识内容的课堂教学目标可能不尽相同,原因何在?到底应该从哪些角度出发来确定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呢?”面对这些困惑和疑问,我们需要深刻地思考、认真地研究、仔细地分析。

朱彩兰:教师反馈的第一个问题,涉及到教学内容。所谓原来内容好教,估计主要是更多关注技术操作层面,毕竟技术操作步骤较为清晰,容易理解与把握,而且基于技术操作的教材条目明确且易于实施。还有一种可能,以前的内容相对少而且难度低,教师在熟练掌握各种工具之后就可以应付自如。

实际上,2003年高中课标出台后,就听到过类似的困惑,但经过一线教师的努力探索,加上理论学习,教学中已经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即便是技术操作也能关注到技术本质的提炼与迁移。例如,在《图片的复制与粘贴》一课中,看似简单的图片复制与粘贴操作,教学设计中关注到不同场景的应用,如同一图片之间、不同图片之间、不同文件类型(图片与幻灯片)之间。不管哪种场景在操作上都是类似的,学生学习同一图片间的复制与粘贴操作后,很容易迁移到其他场景,从中体会、领悟并把握复制与粘贴。又如,《诗画四季》一课凸显技术属性与特征:任务一,画圆形太阳,关注画笔的基础属性;任务二,画枫叶,聚焦预设画笔的属性;任务三,画房子,通过加载画笔快速高效完成。三个任务都主要关注对象的属性设置。这两个例子都体现出鲜明的技术特征,都涉及到技术操作,设计上容易使人眼前一亮,反映出教师对内容的理解。

教师反馈的第二个问题,涉及到教学目标。相同的内容面向不同学段的学生,教学目标可能不同。同一学段,面向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学目标可能也会不同。前者是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中就有明确的定位,后者多是一线教师根据实际经验做出的判断。张老师,您对教学目标问题是如何理解的?

张宏: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的制订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学习活动、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到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师首先研究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目标,分析并探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准确定位。

教学目标有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之分,课程目标是宏观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最终目标。每个单元、每个课时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微观目标。教师在分析和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首先是根据本地实际和学生情况,依据课标,结合教材,分析、梳理教材中教学重点,始终围绕宏观目标,宏观上理解、把握教材,微观上制订并细化出可以分步实施的课堂教学目标也就是微观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材内容。教学实施过程中微观目标为宏观目标服务,最终实现宏观目标。

在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过程中,伴随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及进一步发展,宏观的课程目标先是技术技能提高,然后是信息素养培养,接着信息素养的解释方式又转而强调以计算思维为重点的学科核心素养。李艺教授在讲座中曾提出:“将信息素养这个概念扩大,让其包含课程思想中所强调的东西,这样的话,所谓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不在一般生活意义上去理解,而是提升到课程思想的层次上去理解。例如加工,其中就包含计算思维所彰显的加工的思想及方法;管理,其中也包含更加丰富的,特别是经过思想性提升了的内涵;等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就不能只是停留在外在的技能操作练习上,甚至不应停留在解决问题步骤的掌握上,更重要的还是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一种交互性思维方式,即计算思维。”

因此,作为培养和提升信息素养重要途径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关注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学习时,也要明确信息技术思想方法的本质特征,发展学生在信息化社会独特的思维方式——计算思维。需要思考的问题是,面对计算思维,信息技术课程如何改变?我认为,从信息素养的核心功能要素出发,需要在课程体系中(我说的课程体系既包括高中阶段新的课程体系,也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现有的“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课程体系),彰显信息技术课程的思维价值,让宏观教学目标向“计算思维、认识论、方法论”等课程的核心素养方向发展。

朱彩兰:您提到李艺教授的描述,从描述中不难发现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即所谓双基层、问题解决层、学科思维层三层架构,其中学科思维可以看作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或关键。而学科思维,除计算思维之外,还广泛包括设计思维、管理思维等。课堂听课过程中我曾发现一些优秀的或典型的教学设计,对设计思维、管理思维都有鲜明的体现。例如,教授《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整理房间引出归类问题,然后迁移到计算机中文件及文件夹的操作,通过复制、移动、删除等实现对文件及文件夹的分类管理。又如,在《表格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教师让学生先在纸上设计好表格,发现问题集体讲解后,再安排学生在计算机上实现,即制作表格,而在纸上画表格则凸显对设计思维的关注。

朱彩兰:您的这节课是新课程培训时面向几个实验省骨干教师的教研课,我记忆犹新。刚才的解释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的,解决已有问题、解决新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在不断地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带领学生接触新的内容,从中体会技术思想、技术价值。电子表格的学习涉及到数据统计与分析,需要关注数据、统计、分析、决策四个因素。数据需要具有真实性,具有统计的必要、统计的价值,统计的结果是用来分析的,分析是为决策提供依据的,根据统计与分析的结果做出决策是目的。所以,在《数据统计与分析》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做出相应的决策,而决策又往往因人而异。认识到这一点,教学目标的确定才可能到位,如需要培养利用统计与分析的结果为决策提供依据的意识等。这样确定目标,教学中才可能对其有相应的体现。

听课中,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目标认识或定位不准的问题,这也必然会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呈现或描述上。我在教学案例中时常会发现教学目标描述中的一些问题,如过于宽泛、抽象,没有体现与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尤其是第三维目标的描述,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促进学生正确认识事物、辩证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利用小组PK赛的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这些目标描述都属于放之四海而皆准,适用于所有学科。其本质上是目标虚化的表现,且是学科间的目标虚化。像这样的描述,教学中难以实现,也难以评价。还有,如“激发信息技术求知欲”“培养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此类描述看似较为具体,但仔细分析,发现它适用于每一节信息技术课,还是目标虚化的表现,是学科内的目标虚化。这些例子,粗看是目标呈现问题,但深入分析,它是源于目标认识。就呈现方式来说,可以三维目标综合描述,可以分维度描述,但都需要准确。目标描述或呈现准确的前提是,对教学目标明确的认识及精准的定位。

例如,无锡市一位教师的案例,不需要告知课题,看每条目标描述就可以推测出该课的教学内容,具体教学目标描述如下: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查询条件的设定方法;掌握利用查询对数据表数据进行查找、排序、筛选等基本操作。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建和运行数据查询,体会数据库查找数据的基本过程;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查询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和利用数据查询,增加对数据库的感性认识,激发对数据库技术的求知欲;感受利用数据库检索的优势,形成科学有效管理信息的意识。

这些例子实际上都指向了具体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您说的微观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张宏: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需要在理解、把握宏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等进行相应的设置。

目前,各地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参差不齐,学生基础起点差异较大。信息技术教科书的编写强调了多样性和开放性,但具体要求弹性大,内容呈现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教材的编写体系特色鲜明,章节、内容耳目一新。教师要适应教材的变化,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改变“教教材”的习惯,要根据本地实际和学生情况,依据课标,结合教材,分析、梳理教材中的教学重点。

例如,在依据2003版高中课标编制的《信息技术基础(高中)》(教育出版社)教材中,“信息资源管理”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个人信息资源(文件管理方式、管理硬件、管理软件、资源管理器、电子表格、收藏夹、BLOG、专用软件)、专业化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藏书管理、电子图书馆、分类网站、图书分类法、标准化思想)、数据库及其应用、信息资源管理方式的比较等。本单元的宏观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管理信息的意识和素养,体验科学管理信息的意义,感受数据库技术管理大量数据的优势。围绕宏观目标制订的重点目标是:了解不同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及特点,掌握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学生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而其他如图书分类法、标准化思想、BLOG等内容可以作为教学参考。教学中确定了课堂教学重点目标,教学过程和内容就会化繁为简,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又如,教授高中信息技术时,我曾设计过《表格信息加工》一课的教研课。在制订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时,我首先阅读分析了课标中相应的内容,课标的思想是“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从此判断,“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是技能,“能够根据任务需求”“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是方法,它体现的是技术的思想,技术的价值。随后,我对学情进行了分析,对于电子表格加工工具Excel的应用,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上接受了相关的训练,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在初中阶段没有专门的学习,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电子表格的应用,通过实际应用也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综合来看,高中学生掌握了电子表格加工工具Excel的初步技能,如果教学目标还是定位在Excel的操作功能层面,如机械训练Excel的计算、排序、筛选、分类、图表等,显然定位较低,是炒冷饭,不能适应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要求。

综合分析,从满足学生学习或生活的任务需求出发,通过学生尝试、体验其他的加工工具,如Word不能解决已有的问题(如筛选、分类),而需要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来体现技术的思想、技术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技术的方法如Excel的计算、排序、筛选、分类、图表等得到进一步强化。教师再提出解决新问题,如数据的获取、整理、加工、表达、利用,工具之间的关系,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新的技术,这样自然而然就引出了数据库技术。

我们承认信息技术课程的变化是一种事实存在,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常态。根据您提出的指导思想,现实问题还需要具体面对并加以解决,在这种近似常态的变化过程中,您感觉一线教师最困惑的问题是什么?

例如,在一位教师教授的《Excel中数据的处理》一课中,最后环节的设计就能体现出这点:

通过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回答以下问题:

①我们家( )方面排碳最高,( )方面排碳最低。

②我们家年人均排碳( )kg,和全球人均目标碳足迹2000kg比较,我们家是(高碳/低碳)生活。

③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家应该从以下方面减少碳的排放。

又如,在另一位教师教授的《Excel综合运用》一课中,最后环节对学生的引导也是为了凸显此目标:

师:是不是xx区的居住环境比较好,我们就都要住在那个区?在选购住所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自己的需求,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自己的选择。

①假如你是一名高一在读的学生。(需考虑因素:你的父母希望你上学路途中花费的时间比较少,小区中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比较高)

②假如你的爷爷奶奶退休了,考虑给他们选择一处房屋。(需考虑因素:空气新鲜,小区休闲设施齐全,邻里关系和睦,靠近你家现在的住处,方便照顾)

两个案例面向学段不同,操作内容也不相同,但共同特点是,在数据基础上,经历统计、分析、决策,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据统计的目的、意义及价值。

上述描述更为倾向于利用数据统计与分析解决问题,就数据处理与加工来说,还包括在数据统计中发现问题,即统计、分析等操作是为了发现数据间的关系,从而提供决策的依据。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提供学生身高、体重、饮食、锻炼等方面的数据,在统计中,师生通常借助BMI指数判断学生的身体状况,如偏胖还是偏瘦等,再根据其他数据发现问题原因,据此做出决策,即通常强调的“用数据说话”。

张宏:与教学目标相关,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教学目标写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或“学科思维”,而课堂教学会出现“技能操作”或“人文主题”等。实际上,还是与教学目标认识与定位有关。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由“BASIC语言”“计算机基础”发展到“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目标由“程序设计”“技术应用”发展到“信息素养”和当前的“核心素养”;课程价值由单一技术取向发展到多元价值取向,课程设计体现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强调提高信息素养,感受信息文化,关注技术文化等思想和理念。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们的实践与尝试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然而,具体教学中仍停留在“技术应用、强化工具”或“淡化技术、突出人文”的现象较为突出,教学中有困惑、争论,也在二者之间徘徊。

教师是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理解课程、理解教材,同时也要提高对技术的认识与理解。首先,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技术类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有技术的支持,技术的支持需要有工具的支撑,素养的提高需要有熟练的技能。因此,技术是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必要条件。如果淡化技术,脱离技术,信息技术课程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知识与技能是微观目标也是显性目标,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得比较准确,教学效果明显,也就是“以前的课,好上”!但作为一门课程,如果以单一的大众技术取向长期存在,根本无法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变化,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得不到根本体现。知识与技能关注的技术从层次上来说是最底层的,它解决的是“下一步”如何操作的问题,即“动手做的技术”,除此之外,教学目标中还需要:关注“如何做的技术”;理解“为何做的技术”“还能做什么”“怎么做更好”;学会“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体验技术的方法、思想及价值。从显性目标到隐性目标,显性目标是为隐性目标服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完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宏观目标,呈现出新课程的价值取向。

● 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朱彩兰:在课堂教学目标有了精准的定位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以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设计教学活动会涉及到教学方法的选择。您曾经设计的《搜索技巧》一课,被看作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典型应用:任务中隐含需要学习的内容;任务设计体现了层次性,关注到学生能力的差异;涉及不同学科的搜索任务又照顾到学生兴趣的不同。

经常看到案例中,教师教学方法部分描述不当或欠缺,举了很多例子。而这涉及到两个问题:其一,罗列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未必都被运用。一般来说,一节课基本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一种方法为辅助。其二,教师对罗列的教学方法未必理解准确,有时会误将教学环节当作教学方法陈列其中,如导入法、提问法等。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教学方法本身可能不太理解。

张宏:你是从教学案例中做出的观察。教学实践在教学方法应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尽管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教学实践中一度存在着教学方法应用单一的问题。较为突出的是主题活动教学。主题活动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了摆脱单调模仿的“下一步”的软件工具教学法,教师们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础上,在单元教学设计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围绕预设的一个主题内容,和学生共同展开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课堂活动气氛热烈,内容丰富,所以有一段时间,较多教师应用主题活动教学方法展开教学,甚至教材的编写体系也向主题活动靠拢。

应该说,主题活动教学设计有其优势:创设信息技术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克服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主题活动教学方法强调的是:优化主题,紧扣目标,活动促进认知,实践培育素养。

但如果对主题活动方法理解不当,应用过程中则容易出现偏差。例如,表格信息加工相关的教学设计的主题活动为“为什么我们要创建节约型社会”“中学生应该如何创建节约型社会”。围绕研究任务,设计者的教学过程从“一度电是否具有价值”这一话题引入,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小到一度电的功用,大到地区、国家的能源消费,整节课主要讨论一度电、煤炭、电力、节能、消费、节约型社会等系列话题。而对信息技术课程特别是本单元表格信息加工相关的知识点、技术、技能涉及较少,教学内容中仅有折线图、柱形图等图形表达方式和简单的排序与求和计算。学生学习活动的重点是主题的相关讨论,而不是表格信息加工。

由此可以看出,主题活动在教学中应用不当造成的后果是:活动泛化,方法单调,形式热闹但缺少分量,且知识体系杂乱。学生经历了热闹的过程,却学不到东西,浪费时间。

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任务或主题活动的设计必须围绕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主题活动只是教学情境或学习素材,是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载体,不能成为学生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通过主题活动,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切入适宜,课堂教学主线明确,过程中及时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主题活动分解为合理的学习任务,学生的实际表现通过任务来激发,学生活动应与教学目标具有高针对性的逻辑关系,任务应该是多层次的、综合的,不能偏颇;主题活动尽量联系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实际,避免设置脱离学生生活或学习经验的任务情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

实际上,任务驱动、主题活动等教学方法,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以及教师风格等做出恰当的选择。应该说,信息技术常态课上,教师还是讲练结合用得最多。在一些教研课、公共课上会看到更多方法的尝试与探索。

朱彩兰:教学方法无优劣之分,只有合适与否。说到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主体性活动的实际开展,这样才有可能促进学习的真正发生。信息技术教师探索出的一些方法,如认知陷阱、半成品策略、局部探究、支架教学,之所以效果显著,就是因为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新课标倡导项目学习,某种程度上指向大概念的学习与理解。项目学习要真正发挥作用,同样需要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及激发。新课程马上开始实施了,您对一线教师有什么寄语?

张宏:简单说吧,课程价值是方向,教学目标是航线,教学方法是动力。教师如果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理解课程理念,准确设定教学目标,不断优化教学方法,那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朱彩兰:谢谢张老师!相信信息技术教师通过积攒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实践智慧,一定能够逐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1784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