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教科动态 > 正文

论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作者: 来源: 日期:2023/12/7 9:58:44 人气:3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论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摘要]普通高中作为国民教育体系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关键时期。当前如何从面向极少数学生的选拔式集中培养转向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式多元培养,是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关注的重点。为此,普通高中学校必须在理清“培养谁”“培养什么”和“如何培养”等核心问题基础上,明确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在动力机制、课程体系、管理机制和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实践策略,以真正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

  [关键词]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创新素养

  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事关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不仅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更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虽然“阵地”在高等教育,但“大后方”却在基础教育。普通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关键阶段。近年来,虽然不少普通高中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有学校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存在认识误区,将“拔尖”等同“掐尖”,将“早期培养”等同于“提前学习学科知识”,直接影响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因此,理清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对实现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历史发展

  (一)萌芽期(1949—1977年):以重点学校培养“更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新中国成立之初,既要发展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培养普通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大众教育,又要创建面向拔尖创新人才的重点校。1959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应当首先集中较大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以便为国家培养更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迅速促进我国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更高质量的专门人才”是这一时期所理解的“拔尖创新人才”,而“重点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196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校的通知》,要求各地选定一批重点中小学,集中精力先办好一批“拔尖”学校。这些能进入重点校读书的学生,往往需要经过严格的学业测试和多方选拔,他们正是这一时期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起步期(1978—1992年):以超常儿童实验班集中培养“最优秀的人”

  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提出“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不仅各高校开始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些中小学校也开始创办超常教育实验班。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1985年以后,北京、天津、江苏等省市共约70所中小学创办超常儿童实验班。如北京八中1985年开始创办了“少儿班”,招收10岁左右的智力优秀学生,用四到五年时间完成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全部课程后参加高考。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从1985年开始在全市选拔具有超常潜质的10岁小学生,用四年时间完成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3年的教学任务。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部分中小学校采用超常儿童实验班的形式来选拔、培养少数智力优秀的学生。

  (三)探索期(1993—2008年):以示范性高中评比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中国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首次被明确提出,并纳入国家教育任务之中。但从培养路径上看,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质疑超常儿童实验班的声音越来越大。1999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蔡自兴列举大学少年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及早废止少年班”。此后,超常儿童实验班数量大幅减少。同时,这一时期义务教育阶段办重点学校被淡化,但高中阶段仍然提出要办好重点校。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评估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通知》,旨在加速人才培养、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由此,全国各地不断细化示范性高中评比政策,掀起了创办示范性高中的热潮。因而大多数拔尖学生多集中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所评定的一批省级示范性高中。

  (四)发展期(2009年至今):多主体多路径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推进,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日益受到关注。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与之相应,2009年教育部推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同在2009年,教育部和中国科协联合推出“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工作”,简称“英才计划”,第二年开始,陆续批准开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2020年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强调深化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体制改革。一方面,区域开始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探索,如北京的“翱翔计划”,上海开展的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等。另一方面,普通高中学校通过打通学段、与大学深度合作、改革培养和评价机制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践,如上海中学开展以“聚焦志趣、激发潜能”为导向的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等。

  从我国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历程来看,呈现三个方面的显著趋势。一是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共识。从已有政策文本上看,对人才的界定在经历了“建设者”“更高质量专门人才”“高层次专门人才”“高级人才”“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之后,“拔尖创新人才”成为较为稳定通用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概念。二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对象逐渐扩大。在20世纪70年代末,所选拔的超常儿童数量非常有限;其后示范性高中评比使拔尖学生群体数量有所增加;当前所推进的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使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面向的是数量更多、不同潜质的学生。三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路径日益丰富。早期的超常儿童实验班,通过选拔少数学生构建一条封闭而神秘的“成才”通道,而当前既有普通高中学校的贯通培养探索,还有区域层面的项目推进,培养路径更为多元。因而,“当今的改革目标不是要再设一条封闭而神秘的拔尖创新人才特殊轨道,而是要将整个教育系统建设成为中国式的因材施教体系,挖掘和促进各类一流人才的涌现。”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如何面向更广大的学生群体、采用更多元的培养方式来促进各类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这是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点。

  二、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基本认识

  (一)培养谁:从少数精英到全体学生

  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究其实质,是指拔尖的创新人才。“拔尖”是一个比较概念,指向特别出众的小部分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素养的人。有人简单地将“拔尖”与“一般”和“多数”对立起来,认为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指向极少数的优秀学生。但是,普通高中处于人才早期培养阶段,学生能否“特别领先或出众”尚不能给予明确判断。因此,“拔尖”是人才发展的“将来时”,而不是“现在时”,所有具有创新素养的学生都可能会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所以,普通高中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指所有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即全体学生。

  其一,普通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促进所有学生全面而个性地发展。普通高中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特征。这意味着普通高中必须面向所有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地发展。一方面,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均等机会,关注每个学生创新素养发展,鼓励每一位学生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积极主动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另一方面,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必须关注包括超常儿童在内的不同学生发展需求。“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才是真实地面向全体。”正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中指出的,“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普通高中学校要尽力在资源许可的范围内,为包括超常儿童在内的学生提供适合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丰富的发展通道。

  其二,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面向的是所有具有创新素养的学生,而创新素养是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创新”是人的天性,每个人在特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创新”是分层的,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在普通高中阶段不一定能表现出专业或职业素养的创造力(“专业C”,Professional-C)或者取得创造性成就(“大C”,和“大C”的基础,因此,所有学生都是具有创新潜质的,普通高中应关注所有学生的创新素养培养。而且,普通高中是所有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关键期,若在这一阶段过早地将特定学生群体限定为拔尖创新人才,既违背了人才成长规律,也可能会造成某些具有创新潜质但尚未有突出表现的人才流失。因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基础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持续作用的结果,其成长的历程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出现跳跃式成长。因此,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要摒弃只面向极少数精英学生的偏见,将培养对象扩大至整个学生群体,从促进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创造着手,在培养所有学生创新素养的同时,为不同学生提供适合的发展道路。

  其三,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应面向全体学生,这符合当前国际人才培养的趋势。从国际上看,对于人才培养正在逐渐从“精英论”转向“大众论”,即从强调有天赋的个体才有资格获得培养,转变到认为每个人都在某一方面有天赋的潜质。早期以特曼和霍林沃思(L.S.Holling⁃定的,是相对固定而静止的,后天的培养只是使天赋逐渐展开,因此对这些具有天赋的人才选拔至关重要。但是,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人与环境互动、培养锻造的结果。茨格勒(A.Ziegler)更明确地指出,“拔尖创新”不是个体与生俱来的特性,而是在其与环境的一系列复杂互动中发展形成的。仁祖利也强调,通过教育培养拔尖创新的品质和行为与识别人才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更为重要,但目前大多数学校没有注意培养这些品质。这说明,只有当学校真正为所有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时,他们的才能才会尽可能得到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学生不同领域的突出表现,例如,奥地利政府将人才的“天赋”解释为在智力、情感、社交、艺术以及体育领域的高表现,这一解释使“天赋”涵盖了一个人的整体潜力并通过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予以展现。因此,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时,所面临的对象不限于经过精心选拔出来的极少数人,而是所有的学生—既要关注所有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又要为不同学生的特殊发展需求尽可能地提供支持。

  (二)培养什么:从学科知识到创新素养

  当前不少普通高中学校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时,对于培养内容往往聚焦于“精深”的学科知识。毋庸置疑,学科知识学习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但若仅限于学科知识学习,显然很难培养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最显著的特征是“创新”。从已有研究来看,吉尔福特(J.P.Guilford)强调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构成的两大指标;斯滕伯格(R.J. Sternberg)提出从智力、智力风格和人格三个层面构建创造力三维模型;胡卫平提出了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结构模型包括三个要素,即包含想象与思维的创造性过程,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的创造性品质,技术产品、科学知识、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的创造性产品;林崇德则提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格(非智力因素)”。由此可见,创新并不是单一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是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基于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普通高中还必须关注学生创新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实践的探索。

  一是创新人格培养。吉尔福特指出,创新人格是高创造性个体在创造性行为中表现出的品质类型,包括高度自觉性和独立性、求知欲、好奇心、知识面广、讲究理性、丰富想象力、幽默感、意志品质强八个方面。我国学者申继亮等所提出的青少年创造性人格模型包括九个维度:自信心、好奇心、内部动机、怀疑性、开放性、自我接纳、独立性、冒险性、坚持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当然要关注这些创新人格品质,但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否形成稳定的志向并为之努力至关重要。所以,普通高中对于学生创新性人格的培养,更关注于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禀赋,并认识学科相关的专业和职业领域、社会需求与发展大势,形成一种稳定的志向,并为实现这种志向而形成积极情感、坚强意志、刚毅性格和良好习惯等。

  二是创新知识积累。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没有知识的支撑和浸润,创新就是无本之源。任何个体倘若脱离对人类社会历史先进经验的学习,是绝不可能实现创新的。一方面,个体要通过学习不断吸收、转化和改造社会历史经验,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为“创新”提供根基;另一方面,正是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个体通过理性批判、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等方式拓展现有知识疆域,实现对前人经验的进化与超越,才可能在实现知识创造的同时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高中阶段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对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必然要注重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但需注意的是,这些知识不是碎片化,而是结构化、体系化的;不是被割裂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不是静止固定的,而是可流动开放的。

  三是创新思维发展。当前背景下,普通高中在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尤其要关注三个方面的思维能力。一是批判思维,即学生能辩证地判断或者质疑某一事物或者现象。学生要破除原有思维惯性,能基于对事物的不同认识,独立地提出问题或者发现问题。二是联想思维,学生能够根据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特征进行比较和联想。在以分科学习为主的普通高中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应用比较和联系的方式认识事物、避免机械分割地看待问题,这点至关重要。三是设计思维,即学生能基于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通过理性地分析,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当然,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综合作用的结果,普通高中必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是创新实践探索。在当前信息爆炸、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倘若学生只是了解关于某个事物或者某种行为的知识,不能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来解决问题,是很难真正实现创新的。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学习间接经验、积累相关知识,更要直面真实情境、经过实践参与,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创新。与成人相比,高中生的创新实践虽然有一定特殊性—不一定直接面对真实社会实践问题,但学生依然要在具体的情境中,经过提出或明确问题、搜集相应信息或资源、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形成相应的结论和产品这四个基本的实践环节。

  创新人格、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是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主要内容,这四个方面彼此关联、密不可分。例如,在知识学习中,既要关注学生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要重视学生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还要创设相应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展。

  (三)如何培养:从单一路径到多元立体通道

  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般分为加速模式和充实模式。前者包括提早入学、跳级等基于年级的加速和快速掌握课程内容基于课程的加速两种方式;后者是指不改变学生就读年级,通过提供拓展延伸课程,或使用更恰当的教学策略来满足具有拔尖创新潜力学生特殊需求的教育模式。当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对象只面向极少数优秀学生时,为了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常采用单独编班、隔离教育和过快加速等“激进加速模式”。但是,当所有学生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对象时,必然要从这种单一的、隔离封闭的路径转化为多元开放的立体模式,为不同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提供系统支持。

  一是重全面的基础性培养。虽然拔尖创新人才往往会在某一特定领域作出重大的创造性成就,但在早期培养阶段一定要注重基础性的全面培养。一方面,这源于普通高中教育本身的基础性—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必须重视学生的价值形成、知识积累、思维发展、实践探索等,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另一方面,人才成长规律要求早期培养必须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斯滕伯格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尽管拔尖创新的结果多隶属于某一专业领域,但过程多是跨领域的,经由多个领域交叉融合碰撞而产生智慧。福德曼(D.H.Feld-man)通过研究指出,真正的卓越既包括领域相关能力的卓越,也包括领域通用能力的卓越,二者应该并重。钱颖一也认为一个具有创造才能的人才,往往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领域,同时体现出不同专业领域知识的相互融合和跨越。所以,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绝不能只关注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而是既要重视学科专业学习,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跨学科学习,以培养具有广博基础的精专人才。

  二是重适切的差异性培养。虽然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千人一面”,因为每个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本身具有差异性,不同的个体在不同智能上体现着创造性。正如有研究指出的,在培养过程中如何通程”来因材施教,对于个体能否实现卓越至关重要。而且,普通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才能、形成“志趣”的关键时期,能否为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是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一方面要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动态识别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既有教师、家长的外部识别,又有学生对自己兴趣潜能的内部识别;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选择和资源支持。

  三是重衔接的连续性培养。其一,纵向上,普通高中要发挥好拔尖人才早期培养的“上下衔接”作用。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分为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五个阶段,普通高中作为早期培养阶段,仍是属于探索自己内心世界、自我发现的阶段,但这也是个体创新素养形成的决定性阶段。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要顾“上”,为高等教育学习打基础;又要看“下”,关注对义务教育的深化拓展。其二,横向上,对于拔尖创新人才,普通高中学校要重视与家庭、社会的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不是个体与生俱来的特性,而是在其与环境的一系列复杂互动中发展形成的。普通高中是重要环境,但不是唯一环境。因此,普通高中一方面要加强家校社协同促进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积极将家庭和社会资源—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等资源转化为校内育人资源,为早期培养提供支持。

  三、普通高中学校推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动力从何而来:文化包容与价值引导

  撬动学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动力从何而来?学生只有保持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具有持久的内生动力,才可能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

  一是构建开放包容的学校文化。正如鲁迅先生在《未有天才之前》中所提,“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就没有花木了。”普通高中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其一,形成鼓励创新的核心文化理念。学校只有在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上明确地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具有寻根问底、探求未知的钻研精神和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才可能真正构建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例如,深圳中学以“建设学术性高中、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教育使命,秉持“敢为人先、学术见长”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丰富生命力的人,真正将“创新”融入学校的核心文化理念中。其二,构建开放包容的制度环境。学校既要信任教师和学生,敢于放手,给予教师自主安排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又要保护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师生创新性的思考和尝试提供开放的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

  二是重视学生发展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能否通过学生发展指导促进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并为理想的实现而不懈努力,将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真正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这需要学校在指导学生发展时,不局限于如何选科、选考、选学,更重要的是关注如何选择人生价值。其一,平衡社会价值导向和个体发展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明确志业道路和学术人生,将内生性需求与外生性要求统一。其二,平衡功利目标和学生真实兴趣,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和感受,重视他们特殊的心理需求。其三,平衡近期发展与远期目标之间的关系,在个体成长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和挑战,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暂时失败、为实现人生目标不懈努力是关键。

  (二)什么知识最适合:底座牢固+支柱精深

  普通高中要提供什么样的知识才最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学校既要遵循国家课程政策,又要为不同学生提供最适合的课程,因此搭建“底座牢固+支柱精深”课程体系成为必然要求。一方面,“底座牢固”,学校必须重视面向所有学生的基础性课程,尤其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另一方面,“支柱精深”,面向不同学生的课程“支柱”不仅是丰富多元的,更要专业精深,课程内容有难度和深度的延展,体现出一定专业性。

  “底座牢固+支柱精深”课程体系应在三个方面有突破。一是探索衔接课程。普通高中既要向上,与大学联合开发相应课程,为具有优势潜能的学生提供深入研究的机会,满足他们对髙难度、有挑战性的学习需求;又要向下,与初中课程进行有效衔接,避免出现重复和空缺。但“衔接”的目的一定不是“知识前移”,而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拓展知识、拓深思维、拓宽视野。二是探索多元课程通道。基于不同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系统设计,形成适合不同类型人才发展的课程通道。既有基础学科人才发展的学科课程通道,也有艺术、体育甚至国防等人才发展的专业课程通道。三是创新课程实施方式。如何在有限的时空之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课程实施关注的重点。因此,如何突破当前常规的课程实施,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提出让学生创新思维“可见”的实践任务,开展让学生创新成果得以输出表达的活动,这都是课程实施有待创新突破之处。

  (三)如何有效管理:宽识别、细评价、序调整

  人才识别要“宽”。识别不是为了“掐尖”,而是为了给有特殊发展需求的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创新素养不是一个固定的智商值,而是在培养中得以发展的动态结构,在不同方面有不同表现。因此,普通高中学校对于具有创新潜能学生的识别,不是简单的学业成绩评价或者智力测验,而是从人文、数理、科技、语言、体育以及艺术等不同方面广泛地去发现并挖掘学生优势潜能。“入口”要宽,是为了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指导。

  评价要“细”。评价既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志趣”;也能为学校提供人才培养效果的反馈建议,使之更好地改进完善。一方面,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的,不限定于特定学科的学业成绩测评,要关注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表现。另一方面,评价应是动态、定期多次的,个体的发展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存在“跳跃”的可能。因此,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动态跟踪观察,使评价更为准确,更好地基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进行早期培养。

  调整要有“序”。在经过持续评价后,可能会出现学生不能适应当前培养的情况。这就需要在搜集充分评价证据的基础上,建立相应调整机制。学校要根据学生适应的整体情况,研讨是否对培养方式、内容等作出调整;对于个别学生的“不适应”,学校可形成一套“申请—会谈—审批—调整”制度,通过申请学生、家长以及相关教师的充分交流和分析,以规范的程序对学生提出的调整申请进行审批,决定是否进行相应调整。

  (四)怎样保障推进:政策、研究、教师和资源四重支持

  一是专项政策制定。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美国、韩国等对此颁布专门政策文件,日本也将其融入科技基本政策中。但我国目前缺乏国家层面相关制度和法律,以至于普通高中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的探索仍然只是个别学校行为,缺乏相应指导和保障。我国部分地区有相关文件规定,如《上海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发展规划》《成都市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等,部分地区,如其中北京开展了“翱翔计划”等区域层面的实践探索,但完善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政策、健全相关机制制度等问题仍亟待解决。

  二是强化专业研究。我国普通高中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有实践探索,但对人才识别、培养、评价等方面缺乏本土化的系统研究。国家或区域应设置专门研究机构,总结我国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经验,研究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和培养路径,开发识别工具和早期培养课程与教材,进行相应指导和监测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究体系和研究结论。

  三是专业教师培养。其一,开展有效的教师培训,尤其要加强与师范大学合作,共同促进教师职前和职后对相关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其二,加强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主题教研,建立定期研修制度,通过网络研修、专家讲座、参观研讨等多种方式解决教师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的困惑和难题,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其三,探索科教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吸纳各领域专家参与人才早期培养中,广纳贤才建设编外教师队伍。

  四是整合社会相关资源。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离不开社会整体的支持,这既需要国家和区域层面加大经费投入,也需要学校整合相应社会资源。学校既要积极推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各级重点实验室、科技馆等社会资源向学生有序开放,又要促使家长更理性、更有效地参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还要最大限度获取并有效运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资源”支持。

  来源 | 《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8期

  作者 | 杨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教育学博士)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3784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