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班主任工作 > 正文

从“目标”到“生长”再到“家园”

作者:王俊 来源: 日期:2019/8/30 8:53:27 人气:18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从“目标”到“生长”再到“家园” :一位青年班主任对班级教育价值的思考

班级,作为一种教学的组织形式,是班集体形成的组织基础。但是,不是所有的班级都能被称作班集体。我对于班集体的认识,就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班级即“目标”

工作之初,我全天候蹲守在班里,紧紧盯着学生的常规和考试分数。为了能够让班级各方面都取得优秀成绩,我以目标量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且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灌输励志故事,激励学生向理想大学迈进。

2009年发生的两件小事,却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班集体的认识。

有一天,我照常去看晚自习,班长却对我说:“老师,我们班晚上纪律都不错,您为什么还要坐班呢?快去歇歇吧。”看似是对我的关心,实际上却暗含着质疑:“这样的坐班管理有什么意义?”

期末全市联考前,我对学生说:“这次考完后,我们班按照成绩高低自主挑座位、选同桌。”成绩出来后,我兑现了承诺。刚开始挺顺利,可排着排着,有个女生却孤零零地站在教室里,她既没有挑选别人,也没有被别人选择。最后,她噙着眼泪将桌子搬到了最后一排,单坐一桌。尽管后来我找机会调整了她的座位,但是一直到毕业,她见到我还是躲躲闪闪,不愿交流。

当我们将竞争作为班集体建设的一个砝码,粗暴地唯分数论后,班集体必然沦为“恐惧”的地方。我们的眼中只有分数,没有人,那么班集体的教育意义就将消失。在“班级即目标”的视野下,学生在我眼中成了一切服从命令的“士兵”。

带着这些困惑,我有幸加入了常州市名班主任潘勤老师的工作室。潘老师的理念与实践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户,尤其是工作室顾问、常州高级中学副校长张焕平的多次报告和谈话深深地震撼了我。

他说:“学校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让学生的内心真正强大起来,要让信仰与追求成为学生生命的支撑。一个把目光聚焦在远方的人,才不会为脚下的小景致所累。远方的目标会引领他走得更稳健、走得更远。”这些话不断启迪着我重新思考对班集体、对学生、对自我的认识。

第二阶段:班级即“生长”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科学知识的获知过程。”班集体是由学生构成的,班主任应该和学生一起追求班集体的精神成长。

我认为,基于生长的班集体应该是生生、师生、家校共同成长,不唯单方向地承担责任;应该允许多元发展、张扬个性,不唯分数为尺度;应该尊重教育规律,不为外力所胁迫。

这个集体有目标,但是不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教师的健康和家庭的和谐为代价;这个集体彼此关爱、共同进步,不以彼此为敌人而存在;这个集体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从这个集体走出去的学生都是真正的人。

 

学生对这个集体应该有归属感,能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保持独立、追求自由,能够在集体中感受爱、传递爱。

 

带着这样的思考,2011年,我开始以“生长”为视角,培育班集体成为学生发展的土壤。我认为,班集体的“成长”就在于它的核心精神能够不断“生长”,而这种“生长”需要从各个方面提供土壤。

1制度的制定

高二组班之后,我们以“做幸福的八班人”作为班级文化的核心追求,以“善良、正义、担当”作为班级精神品格。

为此,我们召开了20多次班会,创设班级文化角,开设“家长讲堂”,开展“大学巡讲”等活动。我们的班规抛弃了冷冰冰的言辞,学生们用形象的话语表达对班级和他人的期望,并命名为“幸福的约定”。

例如,“氛围:水质的好坏决定了鱼儿的生命,学习氛围的优劣决定了我们的成败(周逸轩)”“午休:请在别人休息时放轻你的脚步,给他人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张焕)”“课间:下课了,请尽量不要让周围的同学送来不一样的目光(邓冬)”……

要实现精神的引领,必须有制度作保障,而只有让学生自己制定制度,他们才有可能自觉遵守。

2时机的把握

9月暑热未消,大课间跳绳,部分学生躲在树荫下看着别人挥汗如雨,学生小我、自私的一面从中显现。这时,我想起了潘勤老师讲的前辈名师刘伯能上体操课的故事。

刘伯能先生是同盟会成员,他在学生不能立正、畏难时说:“汝辈非糖人,何怕日?非纸人,何怕风?非泥人,何怕雨?怕这怕那,何时能立?”钱穆先生深有体会地说:“此乃人生立身大训也。”


我在大课间结束时将这段话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背下来,然后请他们思考,我为什么让他们背这段话。“于无声处听惊雷”,班集体精神的成长就是要让学生在各种场合进行深层次的内心活动,让他们内心世界丰富起来,这样他们今后才可能自己教育自己。

3精神的内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们不要经常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否则,那些为人们视为神圣的东西会因此而变为毫无意义的空谈。”

2009年毕业典礼上,我给学生放了一个视频《清华最帅工科男》。这个视频讲述的是两名清华男生的农村支教经历,他们用热能原理为孩子们做午饭,用废旧电脑搭建机房,给孩子们带去希望……

我希望,学生从中明白走进大学对他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精神的引领只有来自生活才能指引生活,从而不会成为空谈。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兰彻说:“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抓住班集体成长的各种节点,我们一起培育土壤,班集体才有可能充满奋斗的激情,也充满精神的光辉。

第三阶段:班级即“家园”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虽然我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仍在思考:教室对于学生来说是什么?教室中的每一个人因为什么而存在?班集体对学生的一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我心目中,理想的班集体应该成为“家园”。这个“家园”充满富足的物质与精神,并且能给人以安全感与归属感。我相信,当一个集体真正远离恐惧时,教育的滋养就开始了!

1班级应该是学生生活的家园

在这里,我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形:教室整洁,书香弥漫,坐姿端正,同学友爱,师生互重;同学之间不是为了某种规则而生活,而是因为一种道德的契约而生活;教室的每一面墙都可以看到学生的故事、心曲;黑板的每一个主题都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生活方向;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关怀以及鞭策。

2班级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乐园

我们努力在班级中营造这样的氛围:每个学科有自己的领军人物,有他们展示的空间,有交锋的可能;每个学科小组每周都能有一个时间走上讲台做老师;班级重学习习惯(预习—听课—作业—复习),重自学能力;我们利用每一个老师,利用“家长讲堂”,为学生打开一扇扇了解世界的窗户。

3班级应该是学生精神的殿堂

我希望在学生们身上看到“走出校门之后身上剩余的东西”“一想起就泪流满面的日子”,每个学生都是“平凡的好人”,班级成为“今生今世的证据”。

“生活的家园+学习的乐园=精神的殿堂”——这样的班集体就是我所追求的“家园”。

 我没有将“家园”限于一时一地一人。20138月,我组织了“我们一起聊聊吧”活动,让新高二学生和往届学生坐在一起,伴随着悠扬的音乐、美味的甜品以及随意轻松的气氛,在咖啡屋聊天。没有刻意的主题,没有居高临下的训话,只是因为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着的一些事情而走在一起。

在聊天过程中,我们看了《坚持》《黑苹果》《从结束的地方开始》等视频、文章。我希望,在这样一种氛围中,让教育生发下去;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带上基础教育的品质传递下去,凝聚能量;我也希望,来自不同类型家庭的学生能平等地对话、交流。

 从“幸福班集体”到“家园”,这当中的转变不是玩弄辞藻,而是强调师生在教育场域中的获得感。也许,只有教室在向“家园”挺进,我们才有可能重建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生生关系;才有可能努力使教室变得不那么令人畏惧;才有可能延长教育的精彩。所以,“家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价值。

从“目标”到“生长”再到“家园”,这当中记录的是八个班集体的成长史,也是我作为一位班主任的心灵史。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2006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