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名师工作室 > 正文

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作者: 来源: 日期:2018/8/9 18:18:18 人气:81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摘 要】名师工作室为教师搭建了教育、教学、研究、交流的平台,拓展了广大教师的成长空间,能更好地发挥教育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文章对深圳市首届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评估名列前茅的张玉彬工作室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希望能找出建设好名师工作室的做法,从而有效促进名师工作室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1-0130-03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各地教学研究主管部门相继组织成立了众多的名师工作室。虽然工作室的名称各异,但都被赋予了带动影响一批教师,提高一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研究能力,从而提升本地区、本学校教育教学品质的职能和责任。让名师成立工作室带动团队整体发展的目的是非常清晰而正确的,但名师工作室在实施过程中,情况不同,差异很大。比如工作室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和管理理念就存在很大的差异,各地对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和评价也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这就导致虽然各工作室在工作中百花齐放,但也良莠不齐。有些工作室主持人对工作心有余而法不当,管理上缺乏智慧,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与途径,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对广东省深圳市部分名师工作室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跟踪和调研,希望能找出建设好名师工作室的做法,从而有效地促进名师工作室的健康发展。现对深圳市首届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评估名列前茅的张玉彬工作室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抛砖引玉。 
  深圳市张玉彬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是广东省深圳市教育局认定的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是立足深圳市中小学,以一线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教育科研团队。主持人张玉彬老师为美国布郎大学访问学者,广东省特级教师,深圳市地方领军人才,深圳市福田区首届首席教师。张玉彬工作室对教育理想执着追求,甘于寂寞、辛勤耕耘、锲而不舍,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促进了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室规章制度和�S硕的教研成果,在省内外形成一定的学术影响。工作室提供了教育科研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成功范式,探索出了教育科研团队成员专业快速发展的有效路径,实现了教育科研成果立足深圳,辐射全国的教育科研愿景。工作室在课题研究、科研成果推广、工作室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深圳市教育科研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的多项第一,成绩斐然,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一、明确工作室的定位与建设目标 
  工作室定位和发展目标是名师工作室成立之初必须明确的问题,它影响着工作室未来的发展基调和高度。深圳市张玉彬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旨在建设一个中小学教师学习与研究的共同体,形成特有的、综合的、跨学科的研培一体的教育科研团队;以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为抓手,通过课题研究、读书学习、教学观摩、研讨、撰写随笔、外出参观学习、建立工作室网站等方式,为有自我发展需求的教师提供成长的空间,促进工作室成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快速提升。 
  深圳市张玉彬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提出工作室的三大属性为研究性、成长性、辐射性,其中研究性是第一要务和本质属性。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为不同性格类型、不同特长特点的成员设置不同的研究目标,引领他们自觉、科学的进行研究,指导他们学习掌握教育科研研究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研究操作中提升研究能力。成长性贯穿于工作室建设的始终,工作室始终把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上课、说课、演讲、主题活动等多种实践形式让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能力、教育情怀有所体验和感悟,使工作室真正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乐园。辐射性是工作室良好发展的重要标志。工作室走进偏远山区课堂、走进深圳市其他区域课堂、走上大型研究舞台传递教育理念,也通过网站、微信、电台电视、教育专刊等方式践行辐射责任。通过工作室成员四年多的共同努力,工作室正在发挥着深圳市教育科研的影响力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 
  深圳市张玉彬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工作目标非常明确:三年周期内完成四个“一”工程。一是带好一支团队;二是抓好一个研究;三是出好一批成果;四是建好一个网站。而今,工作室 “区域性”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正以精品课堂教学实录、教学案例集、论文、课题报告、专著等形式向外输出;工作室以“高品位,高质量,求实效”的原则,整合、共享优质教育科研资源,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的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使网站成为教育科研的示范田、课堂教学研究的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二、在完善制度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文化 
  一个优秀的团队首先是团队文化的优秀,而良好的团队文化要在制度建设基础上形成,并逐渐内化为每个成员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行为。深圳市张玉彬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有着一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工作室有学习制度、会议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有年度总结要求、网站建设要求、论文撰写要求、调研报告书写要求等。这些制度和要求是工作室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建设轨道的基础。 
  深圳市张玉彬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秉承“追求卓越、提升自我、区域辐射”的工作理念,以“研究、成长、辐射、做有历史责任感的教育领跑者”为核心理念,以“主动、严谨、创新”为工作要求,形成了工作室特有的文化。工作室的室标(Logo)中心图案是两只手握成一个“心”,象征着团结、合作,用心做事,为建设一个真正的教育研究学习共同体而努力。工作室有个口号叫“我愿意”,体现工作室成员对工作室发自内心的认同。 
  合作精神是团队建设的灵魂所在,为此工作室带领团队成员开展拓展和挑战极限训练。工作室成员通过体验式学习,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和不断挑战自我的信心。对工作室成员进行团队合作和挑战极限训练,是深圳市教育科研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的首创。 
  拥有慈悲之心,拥有教育情怀是张玉彬工作室对成员思想上的最高要求。有责任心,有爱的能力是团队的情感目标。三年来,工作室积极组织实验教师外出学习和送教支教活动。工作室成员参加了“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两岸三地基于课堂文化的思维碰撞”研讨会、“深圳市名师在线启动仪式暨第一期名师讲座活动”、深圳市教科院学术例会、“问道教育人生”等学习活动。深圳市张玉彬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要求工作室成员以公开课、研究课和观摩课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改进研究。每个成员坚持每课后撰写教学反思,听课后撰写听课感悟。每个成员三年内至少要上一次校级以上公开课或示范课,开展一次学术讲座。张玉彬首届工作室三年周期内到龙岗、肇庆、河源和平县,贵州龙里县、贵州贵定县、贵州长顺县、重庆万州区、新疆乌鲁木齐市支教、送教活动。工作室三年周期内开展学术讲座70场,进行公开课教学51节,极大促进了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陶冶了成员的思想情操。   三、努力促进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 
  工作室的核心工作就是教师的发展,团队通过例会、读书交流、课题研讨、培训、专著撰写、专家报告、外出学习、交流、支教、讲座等系列活动使工作室成员迅速成长。深圳市张玉彬首届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在三年周期内培养并产生了2名学校中层领导,3名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名区首席教师,1名深圳市优秀教师,1名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2名广东省骨干教师,2名国家级骨干教师。工作室孵化、培养功能在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中屈指可数。 
  工作室严格执行《深圳市张玉彬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考核评价制度》《深圳市张玉彬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成员年度总结要求》,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规范化要求,每年都督促成员制定计划和进行年终总结。工作室成员在QQ群上交流教学及研究感悟已经形成习惯。工作室每位成员在工作室网站上开通个人博客,形成工作室博客群,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关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定期上传。 
  工作室严格执行《深圳市张玉彬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学习工作制度》,在三年周期里总共进行了二十余次学术交流活动。工作室主持人张玉彬老师三年周期内给工作室成员做了《主动、严谨、创新》《对美国基础教育的观察与思考》等十场学术报告。深圳市张玉彬首届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三年周期内邀请了二十余位专家、学者、优秀一线教师到本工作室进行学术讲座。专家讲座的课题涉及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社会哲学等多个领域。例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从学习角度转变教与学方式》《对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深层解析》《教育科研的�x题和研究方法》等,这些高质量的专题讲座有效促进了工作室的教育科研和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开阔了工作室成员的视野。 
  工作室要求工作室每个成员一年内至少读2本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著作,三年至少读10本教育、人生、哲学方面的书,完成不少于3万字的读书笔记,并上传工作室网站。建设工作室和个人的博客和公众微信,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首届工作室三年共开展了10次读书分享活动,做了《走进大数据时代》《零距离感受美国教育》《红楼梦赏析》等多场读书报告。工作室对张人利的《后“茶馆式”教学――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进行专题学习研讨,每位工作室成员写出学习感悟。工作室成员在三年周期里撰写读书感悟超过100万字。工作室要求每个成员每半年至少要撰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或研究体会,三年至少要在公开刊物发表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或文章。首届工作室三年周期内出版学术著作4部,发表论文60篇。 
  工作室举行课堂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说课比赛与交流。要求以一个完整课题为内容进行说课,主要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过程等几个环节。在工作室进行说课比赛,以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目前在深圳市不仅是首次,而且是唯一。 
  四、做扎扎实实的教育教学研究 
  研究和学习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工作室要以教学研究为具体抓手,让工作室成员在研究中工作和学习,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深圳市张玉彬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承担了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研究项目“深圳市中心城区(福田区)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与学方式现状与对策研究”。工作室对深圳市15所学校进行调研,完成教师、学生调研报告共计30份,近60万字。工作室通过多种途径向深圳市一线教师征集课堂教学疑难问题,经过反复筛选,挑选出150道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分成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与预习、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实施与评价、教学方式与转变、作业布置与复习六大模块进行研究。工作室科研成果《中小学课堂教学百问百答》2013年8月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是深圳市第一部以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名义出版的课堂教学专著。核心研究成果《中小学课堂“学”与“教”》2014年2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分别对课堂上最常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论述,填补了广东省课堂教与学方式研究专著的空白。2015年11月,张玉彬工作室研究报告《深圳市福田区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与学方式现状与对策研究》荣获深圳市第三届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小学课堂教学百问百答》和《中小学课堂“学”与“教”》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一线教师具有非常具体的指导意义,避免了教育科研成果长期以来存在的海市蜃楼、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的现状。《教育教学论坛》《新课程研究》《青少年素质教育报》《深圳特区报》《南方教育时报》等媒体对张玉彬工作室及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 
  名师工作室建设,带来的最显著变化是一定区域内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名师工作室搭建了教育、教学、研究、交流的平台,拓展了广大教师的成长空间。在这里可以放飞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可以碰撞出教育科研的智慧和火花,可以洗涤掉课堂的浮躁与铅华,可以感受到教学研究的快乐与幸福。 
  名师工作室的研究、引领、辐射之路不仅需要有智慧的主持人,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坚定不移地去执行,更需要科学的研究精神与深沉的教育情怀。精神互赖,和而不同,工作室应成为教师成长的精神家园。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905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