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校本课程 > 正文

“重”校本课程 “轻”国家课程

作者: 来源: 日期:2018/8/9 17:39:10 人气:25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摘 要:“重”校本课程,“轻”国家课程,主要是从办学特色的角度来强调校本课程的重要性。 “重”和“轻”只是反映对课程的认识层面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在学校并存,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的发挥留下了空间。把握好办学的分寸与尺度,充分认识校本课程的价值并作好校本课程这篇文章,使校本课程成为学校长期开设的特色课程,成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 
  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办学特色 
  农村一般普通高中的办学由于其本身的条件限制,通常情况下,同其他学校几乎没有可比性,也因太多的劣势和困难而容易迷失办学方向。在办学过程中,抱怨多于理智,困惑代替了思考,盲目抓不住机遇,惰性贻误了发展。比如,很多的农村一般普通高中学校偏要去跟示范性学校争生源、拼高考,貌似壮烈,实则愚昧,其结果可想而知,故大多数一般普通高中学校很难摘掉“一般”的帽子。其实我们没有看到,农村一般普通高中自身很多的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学校所不具备的,即使一些示范性学校具备了,或者条件更优,但他们受“名校”牌子所牵制也不敢贸然行事。这就为农村一般普通高中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脱颖而出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特色办学、特色强校。可以说,要想让“一般”中学不一般,“普通”高中不普通,走特色办学办学之路是唯一的选择。而走特色之路必须把准校情、教情和学情,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必须做到不贪大,不求全,不跟风,不急功,不近利,咬住目标坚定信念循序渐进,特色才会显现。 
  对于农村一般普通高中的特色办学,根据我多年的实践探索,课程上的革新,即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不失为一条创建特色的好途径。 
  一、实施单一的国家课程的局限性及负面影响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它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公民而设计,是依据未来公民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它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领域或学科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中的主体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对国家课程的诸多解析中,我比较认同这种观点。还有一种更简明的表述:国家课程就是指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或称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或大纲。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它所包含的基本特性是一致的:一是国家课程的统一性和强制性;二是人才培养所要求达到的共同质量标准和规格。 
  (一)国家课程的统一性和强制性使学校的特色难以显现 
  一直以来,我国采用的是国家统一的课程设计,并依靠行政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中小学校基本上沿用一套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全国的教育呈现出“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三同”局面,学校自然无特色可言。这种统一性和强制性带来了两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1.使校长无法践行自己的办学主见和治校理念 
  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校长。可以说有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可视为中国第一个民办学校校长,他开创了中国教育贵族化向平民化转变之先河;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造就了著名的北京大学;近代教育家张伯苓创业南开,成为旧中国民办教育之典范;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这些事例无不彰显着一个好校长的魅力与作用。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校长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当代教育专家陶继新说过:一个有思想的校长可以把一所江河日下的学校经营得蒸蒸日上,一个没有思想的校长可以把一所蒸蒸日上的学校经营得江河日下。 
  但是,高度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和高度“专制”的国家课程体制,校长的思想被扼杀,灵魂被禁锢。应试教育在国家课程堂而皇之的保护下大行其道,高考指挥棒下的校长们逐渐失去了自我。似官非官,似师非师,更谈不上成为教育家了。一谈办学业绩,就是考了多少本科生建了几栋大楼;一谈学校发展,就是抢了多少生源、扩了多少班、买了多少地;一谈教研教改,主题就是研究如何增分,能在高考学考中多得分就是最好的教法;一谈评价机制,就只有一条硬标准,谁教的班级考的学生多谁就是最好的老师。对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质量评价亦是如此,比的是学考的合格率和优秀率,比的是高考录取比例和录取人数,并由此而衍生出了无数的“名校”与“名校长”。试想一下,这样的校长群体能够办出有特色的学校吗?办了几十年的学校除了名称差异、地理差异、校舍差异、规模差异、高考差异之外,并无真正意义的差异和特色。 
  2.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没有思想更不敢创新 
  教师对于学校的发展其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但教师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校长的发展。有了卓越的校长,才会有卓越的学校,才会有卓越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卓越的学生,反之亦然。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智力突出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的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他只能造成精神的贫乏。” 
  应试教育把学校变成了工厂,变成了工厂里的流水线,变成了流水线上统一规格的模具,年复一年的生产。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及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一切为了高分,为了高考,而不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未来。它造成了一种教育怪状:离开了分数就无法谈教育。你说提高教育质量吧,当然就是提高了多少分;你说提高学生素养吧,还是提高了多少分;你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吧,依然是提高了多少分。有效教学追求的是分数,改革教学方法追求的还是分数。所谓的教研教改万变不离宗,就是如何“增产”考分。说得严重一点,中国的基础教育现在只剩下分数了。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分数已经挤干了教师的思想。教师的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变成了一种机械操作,教了一辈子的书也只能算是一个教书匠。   (二)国家课程的人才培养所要求达到的共同质量标准和规格使学生的个性无法张扬 
  国家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期间,所有科目的学习应达到的国家标准。它实际上是一个质量标准,同时,又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1.科学地、客观地认识质量标准和规格 
  在理论上,国家课程标准兼顾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国家课程标准,只有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达不到毕业标准。这从学业水平考试(以前的毕业会考)的学生合格率可以看出来。因为检测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国家课程的标准是通过学业水平考试来完成的。即学生参加会考或学业水平考试每一个科目成绩为60分以上。更高一级的人才的选拔则是由高考来完成的,它的全称叫“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考试局)命题,属国家教育考试。 
  无论是过去的毕业会考还是现在的学业水平考试,其规格仅次于高考,属于省级教育考试。其测试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省考试院统一组织和管理(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和统一计分)。各市、县(市、区)招生办公室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实施和管理本地区学业水平测试的具体工作(报名、测试)。它的全称叫“XX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但不管是会考、学考还是高考,都是通过分数来认定。比如学考通过的标准是60分,学生就喊出了60分万岁。高考则是依据高校的等级划定分数线,分别为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及高职院校。 
  客观地说,这种标准只是考量人才的一个方面能力的标准,选拔模式也只是人才选拔的其中一种方式。如果我们的教育无视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即使人人通过了国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全部学科科目,这样的一个统一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是社会需要的真正人才呢? 
  2.质量标准和规格的共同性、统一性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矛盾 
  国家课程的人才培养所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和规格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认定的,并通过考试的分数来判别人才质量的优劣。考试和分数成了教育的代名字。看这个学校的办学质量是否高,那就看谁的学科优秀率、合格率高,谁的高考上线率高,尤其是看高考本一、本二谁上线的人数多,要是出了个市状元省、状元的,那就更加不得了了。对于人才的选拔和认定,就看他的考试分数高不高。 
  我们知道,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兴趣、需要等各方面都是不同的。对学生个性差异的认识,如果仅仅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评价,这是对个性差异的曲解。这种错误认识势必增加学生的身心负担,限制学生的正常发展,而且违背了教育培养“人”的本意。不难看出,在这种机制下,学生不可能有个性发展。学生一切都必须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转,丧失了独立自由个体的地位,沦为了分数的奴隶、考试的机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犹如工厂生产产品,培养出来的人才几乎都是由同一个模板生产出来的“模具人才”。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等,炼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不单单是关注学生的成绩。人的才能表现在多个方面。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一种方式来选拔,本身既不科学也不客观;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更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二、开发校本课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所讲的课程改革,主要的方面就是指改革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包括地方课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校本课程是针对国家课程的缺陷应运而生的,是国家课程的一个有力的补充。 
  1.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开始了课程改革运动 
  世界上有许多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也曾经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同我国一样,基础教育阶段采用这种国家规定的课程办学,并且成绩斐然,其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无法否定和抹杀的。可以说,在一段历史时期,这种国家高度统一的课程体系有力地推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并为人类素质的提升和优秀人才的培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而社会的发展进步靠的是创新。创新需要知识、需要科学技术,更需要人才。知识的传承、技术的革新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因此,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制度的改革就显得势在必行了,自然,课程改革是首当其冲。必须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而这些功能恰恰是任何一种单一的课程体系所不能达到的。 
  毫无疑问,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校本课程,两种课程对学校教育都有特定的作用。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不可能解决学校遇到的所有课程问题,尤其是这种高度专制的国家课程体制日渐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国家、地方、学校共享课程决策权的格局就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革新,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等一向实施国家课程开发模式的国家,纷纷出台了课程决策权限从中央向下分配至学校的课程政策。如俄罗斯在1993年制订的基础教育计划规定:全国统一的必修课占73.68%,而校级选修课、个人兴趣课占26.32%。 
  不难看出,校本课程在一定范围内补充了国家课程或替代了部分国家课程。到19世纪90年代,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 
  2.实施课程改革,开发校本课程的政策保障 
  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中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新课程计划还具体规定了校本课程在学校整个课程中所占比例10%~12%。   2010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规定: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自主有效选择课程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这些文件中有关课程方面的规定,无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课程政策上的支撑和保障。 
  3.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并使之最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但是,60多年间的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使许许多多的机制渐渐难以适应。课程机制的“创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新课程改革其目的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不能“千人一面”,教育应该是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教育,因而必须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适应其能力水平、社会需求,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拥有健壮的体魄、一流的艺术鉴赏能力、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能力的培养等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为学生张扬个性和特色提供丰富的舞台,这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新”的实际意义所在。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所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正是抓住了事物的关键点,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学生的需要、教师的需要、学校的需要、教育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重”校本课程,“轻”国家课程,主要是从办学特色的角度来强调校本课程的重要性。“重”和“轻”只是反映对课程的认识层面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策略,说“重”不代表是某种课程的全部,说“轻”也不是对某种课程的舍弃。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在学校并存,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的发挥留下了空间。把握好办学分寸与尺度,充分认识校本课程的价值并作好校本课程这篇文章,使校本课程成为学校长期开设的特色课程,成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具体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本校的实际,学生的实际,老师的实际。找准这些实际,就是校本课程的最佳切入点。 
  1.要扣住校本课程的内在特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做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要充分考虑本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要与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统一起来,相得益彰,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从我校近几年的工作情况来看,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抓住校本课程的以下几个特性或者表述为几个原则: 
  (1)趣味性原则。兴趣是学习动机的前提。一般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差,枯燥的书本知识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即使想去学,也因为基础差的原因而导致他们在学习中“知难而退”,出现厌学情绪。如果校本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考试考查也步入国家课程的后尘,那就失去了课程改革的意义。因此,学校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把趣味性融入到整个的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即从授课形式到教材内容到考试考查都要有新的表现,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吸引学生的求知兴趣,做到寓教于乐。 
  (2)实用性原则。我们知道,书本知识的确非常重要,它是学生今后冲向科学顶峰的基础和阶梯。但其知识的抽象性特点,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到书本知识的无用,社会上不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吗:数学老师算账甚至算不过卖肉的屠夫。这话虽不一定正确,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对求知方向的选择。因此,校本课程的内容要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身边,来自于学生的需要。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用得上。 
  (3)知识性原则。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课程的实施过程。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学习和教育。之所以开发校本课程,也就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比如校本课程里即使是表面上看似是玩的课程,它的目的也绝对不是为了玩,其玩的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并最终把学生引导到“正道”上去。 
  (4)教育性原则。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健康成长始终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它是课程内容不可缺少的部分,每个学科都渗透着德育功能,每个教师都肩负着育人使命。因此,我们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当地德育教育资源,当地历史上的、现实的、身边的德育资源,由于离学生“不远”,由于都是“活的”,由于学生觉得“熟悉”,由于可以“实地感受”,所以它的教育效果远胜于书本上的铅字和老师的空洞说教。这样的资源既有教育性,又有知识性。 
  2.要建立校本课程的保障体系 
  要使校本课程真正发挥出课程的功效,真正发展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有位子。要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纳入到学校整个课程管理体系。学校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教师有计划,有教案,有总结。尤其是校长要亲自抓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校长是校本课程的主要决策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和宏观调控。要建立在校长直接主持下的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要组织由骨干教师担纲的课程开发和实施团队,要形成学校与社会,老师、学生和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开发和实施体系。   (2)有时间。一要切实保证校本课程的授课时间,要纳入学校课程计划之内,不能把校本课程作为摆设,或者挪作他用,或者全部安排为课外活动。二要切实保证校本课程团队的教研时间。由于校本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可循的教学模式,一切要靠我们老师去开发编写,去摸索方法。因此,学校在课时安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为老师和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教研和学习环境。 
  (3)有师资。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如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但是,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齐备的教科书,大多数教师不可能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也缺少应有的课程知识和培训。因此,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要走出一条新路子,必须把好师资关。要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调动教师们的热情,用最好的教师去带动,要想方设法开展对领导和教师的培训工作,使整个学校的教师、领导具有课程开发技术,具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具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具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 
  (4)有经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简单地写个计划、教案,特别是一些较长期开设的课程,如同一项复杂的工程,如资料的搜集、活动基地的建设、活动的开展、师资的培训、设施的添置,等等,涉及的人多、面广、时间长。没有一定的经费做保障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因此,学校要设立校本课程的专项研发经费,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 
  3.要健全校本课程的评估机制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也不是学考和高考的内容,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目前暂时没有一个统一的考核评价模式。要使课程良性发展产生效果,科学的评价机制的建立非常重要。根据我校近两年的实践,可作为借鉴。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及成果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并计入学生的学分认定;二是对教师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可根据选课学生人数、学生意见问卷调查、常规教学检查等方式进行评定,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范畴。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的出现毕竟是新生事物,还面临着很多的困惑和困难,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也非常艰难。比如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领导力和指导技术的相对薄弱,造成校本课程缺乏持续性,无法形成一门完整的课程;比如目前的课程形式也还比较单一,绝大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基本上没有摆脱讲座形式;比如教师的知识急待更新拓宽,缺乏掌控课堂引领学生的能力。比如缺少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的权威认定机制,等等。但我相信,有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这条路一定会越走越宽敞,越走越光明。本人所谈观点比较粗浅,仅供大家参考。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县第二中学)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854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