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校本课程 > 正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校本课程优化

作者: 来源: 日期:2018/8/9 8:47:44 人气:35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校本课程优化

[摘要]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学校将课程开发的权利下放,将课程开发的资源重新分配,实现课程决策的民主化,也使得课程开发适应学生的差异性,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学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加强学生对校本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促进校本课程的优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课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20157-01      

由于我校特定的办学条件,低年级孩童较多,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清晰地感觉到不少孩子在家庭及社会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他人,“不懂礼貌,做事不计后果,自私任性,不善于和同伴合作等现象普遍存在,在少数孩子身上还较为严重。2009年我校通过研究决定,决定将中华美德进行提炼,率先提出学礼仪、明道德、有修养九字方针,并通过一系列的完善,修订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文明礼仪》,对学生实施礼仪教育,教会儿童懂礼貌,做文明人。   

虽然校本课程《文明礼仪》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日常学生的行为而定,取材于生活现实,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年龄特征。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受课堂教学的限制,泛泛而谈,教师苦口佛心地说教,不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人类的实践活动来更有效地开展礼仪教育。   

而信息技术应用于校本课程的实施,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它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校充分借助由信息技术带来的网络教学来改变校本课程的组织形式、实施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使校本课程的实施从以传授为主转变为培养学习与应用能力为主,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使校本课程的发展更具个性化。      一、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交互性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其他任何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如在教学《升旗礼仪》一篇时,一年级的孩子虽然每个星期都参与升旗、敬礼、唱国歌……,但纪律性不强,仔细深问孩子们对于国旗意义的认识几乎为零,那么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计算机向学生展示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步伐整齐,精神饱满的国旗护卫队队员护送国旗走出天安门,踏上金水桥,穿过长安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响彻广场的国歌,久久回荡,祖国大地为着国旗而自豪。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了要了解、探究国旗的欲望。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灵活地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气氛,制造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他们更加兴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愈加强烈。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喜闻乐见,处于愉快的教学情境之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与愉悦的心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了解国旗的意义时,一幅幅为了新中国的胜利而倒下的英雄们的图片,江姐的绣国旗,更是让学生们明白了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国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引发了学生热爱国旗之情。      二、网络提供信息的丰富性有利于优化校本知识学习      

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的功能,其信息量之大、信息变更速度之快、信息资源共享性之高,都是过去任何一种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校本课程学习的各个过程都需要大量的资料,当然,所需资料可以来自于书本、报刊、杂志、博物馆等,也可以来自光盘。但网上资源是校本课程学习的重要知识源泉,应该引导学生在网上去寻找他们所要的资料。网络提供了各种操作方便的交流工具,如电子信箱、BBS、聊天室、有声聊天工具、网上调查等。   

而在解决校本课程问题的过程中,由于时空的限制,师生、生生交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通过BBS可以进行异步交流,聊天室、有声聊天等可以进行同步交流。同时,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学习者在里面是以一个符号存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围中,大家平等的权利,没有教师的权威,学习者能够真正地释放自我,进行充分的交流。   

如教学《尊师礼仪》一课前,鼓励学生广泛搜集、筛选、了解有关尊敬师长方面的信息,在老师的协助下用ppt等多媒体制作软件在校园网教学平台上制作《尊敬师长》学习资源库。学后又倡议学生研读古今中外尊师故事,并组织学生开展尊敬师长实践活动,在网上进行多向交流,学生特别喜欢这种热线服务。整个活动为学生整体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      

三、信息技术有益于不断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应用的逐步深入,它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也日渐深入。越来越多的诸如WebquestMiniquest、主题学习网站、Blog等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正是这些新生事物在悄悄改变着校本课程的存在状态。   

众所周知,校本课程当前的呈现方式还是以书本为主。但是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网络将成为校本课程存在的新型载体,并且校本课程体系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也将依赖于信息技术。   

网络的出现与普及,对纸质载体提出了挑战,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载体能比网络更加方便、迅捷,比网络更加易于保存和修改。无疑,网络是最有可能替代纸质的一个呈现载体。校本课程由于是一线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因而需要一个不断修改、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过程,网络极适用于它。   

Blog为例,由于Blog能够比较系统的反映某种思想,能够长时间的关注一个主题,因而可以成为校本课程呈现的一个载体。而Blog所具有的一些特性,恰能为校本课程所应用,使校本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我们不仅可以随手记录下我们在实施校本课程中的教育行为,而且还能一起对这种教育行为进行诊断,为别人提供思维的前提和原料。这种公开的反思方式更是显现出网络世界中的共享、交流、协作和发展的优势。如它的积累材料的手段,Blog中灵活的-方式,为师生积累校本课程材料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如它对学习进程的记录,Blog,通过构建电子档案袋,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整个学习进程和各个学习阶段的发展过程,更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校本课程。   

总之,由于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与强大功能,使得信息技术成为校本课程与生俱来的亲密伙伴。信息技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但是,也只有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用好信息技术,用活信息技术,才能使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到校本课程中去。      

参考文献:   

[1]薛心澄,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设计的知识基础[EB/OL].   

[2]廖哲勋,关于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8.   

[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778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