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学术论文 > 正文

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保障教育质量

作者: 来源: 日期:2021/8/5 17:52:58 人气:62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保障教育质量

熊璋

       最近,全国各地不约而同地发出中小学秋季开学的通知,国家卫健委、教育部也专门发文,要求学校做好秋冬季的疫情防控。开学后,中小学的学习会面对哪些挑战,应该有什么样的对策?

       分析新冠疫情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有利于疫情防控中的中小学教育健康开展和顺利推进,有利于教育改革和信息科技的普及与应用,有利于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养成。

新冠疫情对青少年的影响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年初给大家一个极大的冲击,青少年也不例外。为了及时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各地都及时关闭了中小学。中小学生因此从学校回到了家庭,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从原来的家庭生活和学校学习的组合模式变成了生活学习全程在家里的单一模式;从原来面对面的课堂变成了面对屏幕的课堂;从原来身边的老师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远程老师,而身边出现的是家长;从原来有兄妹也有同学变成了成天只有兄妹一起;从原来有和同学的亲密接触变成了疏离远程问候。没有了团队活动、只有个人网上的游弋对他们的行为模式有什么样的影响?没有了面对面谈天说地、只有社交平台上简短的呼应对他们的交流模式有什么样的影响?没有了蓝天白云下的奔跑、只有卧室书房间不多的移动对他们的身心状态有什么样的影响?

        从国际数据收集统计机构公布的数据看,到2020年7月,全球活跃社交媒体用户为39.6亿,超过全球人口(77.9亿)的一半,其中99%是通过移动设备在线的,所有用户平均日在线时间为6小时42分钟,也就是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每天在线时间接近7小时。青少年除了在线课程,他们购物、游戏、娱乐、社交都变成了网络模式。国际心理学期刊根据对某国的统计披露,62%的青少年每天多次上一个知名的短视频手机程序,新冠疫情令这个手机应用下载一直高居第一。有高中生自己投书报纸说,这个手机程序是他们在学校关闭期间能看到的唯一亮光。多少家长都在为孩子太长时间紧盯屏幕而忧心,习惯了长时间观看最长15秒的短视频,将严重影响他们未来在面授课堂上的注意力。

        显然,疫情及其防控对青少年的学习模式、思维模式、社交模式、身心状态的影响是客观而长远的,有些改变可以通过未来教育的努力改善,有些改变则会影响他们更长时间的学习。

后疫情时代应对角色焦虑

       新冠疫情对中小学教育最大的影响是各种角色的焦虑。

        习惯于自己的学生在视线内的老师,突然见不到学生在教室里、在自己身边,他们有一种没抓没挠的焦虑。常用的课堂眼神碰撞,老练的老师立即就能判断学生是不是跟上了自己的思路,隔着屏幕,老师不知道自己讲的节奏对不对,也不知道学生是不是听懂了,还要担心学生是不是完成了作业、是不是独立完成的。有不少老师加大作业量,殊不知这个动作又增加了学生家长多少焦虑。

       习惯和同学们打打闹闹的学生,突然对着屏幕上课,看到老师看不到黑板,看到黑板看不到老师,他们有一种无所适从的焦虑。面授时完全跟着老师思路的努力不再管用,没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一旦思想开小差,就基本回不到应有的听课节奏,眼睛看着的是屏幕,心里惦记的是和同学的团队电子游戏。

       习惯于白天工作晚上和孩子一起的家长,突然要7×24小时面对这些“神兽”,要关注网络好不好、终端好不好、打开的软件对不对,他们有一种不堪重负的焦虑,他们要陪着孩子听课、要关注老师布置的作业、要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有的还要帮他们提交,他们短时间和孩子朝夕相处的兴奋很快就被挤压得喘不过气来。

       习惯于设计教学的教育工作者,突然身处自己完全不熟悉的教育教学环境,他们懂的教育生态变了,以前习惯于设计、提方案、搞试点、普及铺开,可是这回没方案、没经验、没试点,只有摸着石头过河。

       信息科技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康码、网购、远程支付,不一而足。在中小学的网络教学中更是举足轻重,不过这个进程既不是刻意设计的,也不是技术成熟、水到渠成的,而是某种程度的应急举措,教育工作者还没有来得及提出系统的科学的网课平台需求;开发者也是急就章,紧急开发上线;老师在选择平台时尚无经验可借鉴;学生更是可能面对不同科目老师采用的不同的网课平台的窘境。各种网课平台一时星罗棋布,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缺陷。

        教育工作者、软件开发者、学生和家长都需要克服焦虑、调整心态、适应变化、重建自信。

疫情防控,提升信息素养是关键

        往年从放暑假到秋季开学,尽管有暑假作业,学生也一样需要一个恢复学习状态的过程,老师常用的一招就是“收心”,让度过暑假回来的学生尽快回到开学的状态,不过今年情况特殊,学生放了寒假暑假两个假期,中间经历了几乎一个学期的网课,平常习惯观看不到15秒的短视频流,这种情况是历史上没有过的,老师又面临一个没有经验没有借鉴的问题,积极调整学生的心态,尤其是他们的心理状态,让他们重新适应学校生活是一个挑战。

       可以预期的是,包括面授和网课的混合教学模式会进入常态化。面对这种常态化,总结疫情期间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其中的短板与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是另一个挑战。比如,在线教学形态单一、教学模式没有及时创新:老师如果只是把面授的教案和课堂教学的套路搬到网络上,不能及时更新教学模式和手段,就很难抓住学生注意力;质量保障缺乏有效机制、与面授存在实质差距:学校、老师、同学和家长还没形成一种新的质量保障监督协同机制;软件平台通用性、友善性不足,师生使用很难得心应手:教育工作者要全心关注信息科技、提出更精准的软件规格标准,软件开发者要潜心关注教育,秉持以教学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增加软件开发迭代频率,及时反馈、加快完善是关键。

新冠疫情和防控事实上让在线课程、远程教育强行接入了中小学教育,教育信息化价值得到集中呈现,这无疑是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创新的机会。“以教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将被“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取代,实现规模化培养与个性化教育的有机统一。探索基于信息科技的新型教学模式,重塑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方式,促进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关注人才创新能力的培育都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更科学的教学模式、更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广泛的教学资源,中小学教育必将开始更深刻的教育改革创新进程。信息科技是这个进程的核心,基础设施的改善、平台的增强、软件的友善、资源的丰富,都离不开中小学教育相关人员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变革与信息素养的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定会重新定义教师的角色,信息素养与学科能力应该成为教师素养的“双核要素”。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信息素养,敏感的信息意识、科学的计算思维、适切的数字化学习和创新、内化的信息社会责任是疫情防控中的中小学教育健康开展、教育改革上台阶的关键。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12日第3版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2830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