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研究成果 > 正文

《农村初中标杆管理的研究与应用》成果报告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8/22 21:34:29 人气:46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农村初中标杆管理的研究与应用》成果报告

2003年开始,在学校开始进行《农村初中标杆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的课题研究,2006年经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甘肃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00793日通过了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的鉴定(证书号GJKGB(2007)JD158)20089月获得甘肃省第七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一、课题的提出

1.本课题研究主要探讨在学校管理中如何真正实施全员、全面、全程的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实践问题。

2.我们认真分析研究了目前国内学校管理现状,农村初中管理工作无论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形式、管理程序,还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方面,都明显落后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标杆管理的本质是一种面向实践、面向过程的以方法为主的管理方式,也是一个系统优化、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工作的过程。相对于其他管理方法,标杆管理是一种摆脱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方法的有效工具,蕴含科学管理规律的深刻内涵,较好地体现了现代知识管理中追求竞争优势的本质特性,因此具有巨大的实效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学校实施标杆管理,为学校提供了一种可行、可信的奋斗目标,以及追求不断改进工作的思路,是发现新目标以及寻求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因此研究具有地域特点的标杆管理,改善学校管理,适应本地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很有必要。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初中标杆管理的规律、理论基础、实施过程以及在学校管理中的实际效果等重要问题的研究,提高学校绩效、增强竞争力,使学校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和自己学校管理运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达到持续改进学校薄弱环节,进而推动学校全面实施质量管理的目的,使学校步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

3.标杆管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成为国际企业界最流行、最有影响力的管理方法之一。目前,政府部门、学校、医院等非营利机构也纷纷运用标杆管理改善自己的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标杆管理认为标杆产品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是整个组织活动的成果,质量管理必须对质量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管理,通过各个环节的作用,使质量螺旋上升。

这种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全组织的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成为全体成员的内在需求——以人为本的自主管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强调以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益和效率。标杆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标杆管理的观念和思路,符合学校管理要求。学校的绩效同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与学校绩效相关的重要因素——人为中心,随着过程的不断发展,学校绩效也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本课题试图以系统科学作为理论支撑,以标杆管理理论为具体指导,以我校实施标杆管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农村初中标杆管理的规律,建构农村初中标杆管理的体系,并在其试行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效益,从而推动学校健康、和谐、持续发展。

探索农村初中标杆管理体系,不仅对我校学校管理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可以为农村学校管理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发展和丰富学校全员、全面、全程管理理论。

4.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一是课题由学校校长、教导主任牵头,研究内容与承担的工作要求相一致,具有联系紧密的特点,因而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在动力,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证。二是本课题得到有关专家的重视和支持,课题研究得到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管系、标杆管理研究者唐宗清教授和《中小学管理》编辑许丽艳、孙金鑫的支持和帮助。三是参与研究的人员有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一线教师,研究力量雄厚,大家都曾在不同层面上主持和参加过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和管理经验。具体情况是:

课题负责人刘小宁和于转文同志现分别为正宁县长乐初中校长、教导主任,先后教过小学、中学,任过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主任,有着丰富的基层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曾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县以上的论文评选中获奖。两人能够宏观地组织实验并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在研究时间、人员、资金等方面上会得到有力的保障。

课题组成员中的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均有着丰富的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经验,有很强的调研和协调能力,有精力、有能力、有时间参与此课题的研究。课题组其他成员均是我校教学和管理精英,有着得天独厚的实验条件,他们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并在学校教学及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制定《农村初中标杆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的课题目标过程中,我们逐渐对标杆管理理念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这就是:标杆管理(Benchmarking)又称基准管理。简单地说,标杆就是榜样,这些榜样在业务流程、管理、校园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就是后进者瞄准和赶超的标杆。中国有句古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学校在自己面前树立一面镜子,明得失,找差距,而后才能进步。标杆管理的重要功能在于通过树立“标杆”、与“标杆”进行比较来促进组织的学习,克服组织的不足,使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旨在突出名人效应,用“标杆”精神和品格培育新人的活动,它属于自控式,是组织内部为了摆脱困境、提高绩效、增强竞争力而实施的一种管理策略,旨在培养师生的自律精神和自我意识,提高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学校教育与管理活动。在学校教育与管理过程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与持续发展。在管理过程中,师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断探索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学校管理程序与机制,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

作为一种体现以学生发展、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的学校管理模式探索,自然将最终的结果落实在学生的发展和学校发展上。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看来,学校管理是否科学有效,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道德面貌、身心协调发展的健全人格等方面。标杆管理研究最终达到的发展目标是:

1.探索教师学科教学创新,强化教师专业意识、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确立以专业发展为导向的管理改革框架,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力。

2.实现学生个性发展活动创新,培养“四健”学生,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习健康、思想行为健康的学生;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力求让每幢(房楼、每一堵墙、每一条路、每一棵花草树木都折射出“个性化、现代化与国化”的明星色彩,建立控辍保学的长效机制。

3.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办学方针,引导教师进一步明确教育科研在学校自主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地位和价值。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实施更有效的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使教师群体早日形成以研究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4.以校本培训为抓手,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从发现身边的题做起”,重视日常的理论学习,把科研融入教研;注重理论与联系的沟通,深入开展案例或课例研究;进一步凸显学校管理和教师研究的专业引领;重构教师教研活动,教研科研化,构筑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学校标杆管理的特点表现为:①管理的主体性。在师生关系上,师生是成长与发展的主体,是处理学校内部事务的主体,教师起指导、咨询和服务的作用。②管理的主动性。在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下,师生都能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主动向标杆学习,能积极地投入管理活动之中,并能在管理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③管理的全面性。全体师生都有权利和义务参与管理与自己成长发展有关的一切事务。④管理的民主性。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探索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和机制。

从目前我国中小学管理现状来看,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①教师管理缺乏民主性。目前对教师的管理主要靠行政管理,是自上而下的管理,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整齐划一,忽视教师在工作中的民主性和创造性。②学校管理缺乏创新性。有的学校仍然沿用旧的管理方法,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持续发展。③学校管理缺乏整体性,一些学校教学管理只在个别环节上下功夫,学校管理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没有形成全员、全面、全程的管理体系。针对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加强对农村初中管理的规律、理论基础、发展趋势以及管理的科学化与标准化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确定农村初中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建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且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农村初中全面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农村初中的质量水平,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民主性和创造性,实现学校目标促使学校整体和各部分主动、和谐、持续、高效并不断自我发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效益,从而推动学校健康、和谐、持续发展,为农村学校管理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发展和丰富学校全员、全面、全程管理理论。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的最终目标是:

①通过研究和应用,总结出我县农村初中实施标杆管理的过程和方法

②提出在我县农村初中实施标杆管理的意见,制定标杆管理目标和实施方

③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④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⑤促进实验学校的全面持续发展,打造农村示范初中。

三、研究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针对在农村初中管理中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实验和理论研究,有效指导我县农村初中在管理中深入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推进我县初中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为正宁县教育事业的繁荣作出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习惯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借鉴标杆学校的先进经验和理论,但一定与本校的实际情况和成功经验嫁接,以确保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不会使学校工作大起大落。

3.现代化教育观念主要特征是民主化、科学化、开放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现代教育观念必须贯穿于探索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并渗透在学校总体及各项管理的每个环节。

4.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面向全体,允许差异发展的原则。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管理。

5.把“群众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作为对学校管理机制实证、评价的重要标准。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各类基础教育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格,全力发展人,承认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承认差异,发挥特长。

2.学校必须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促进学生充分发展,全面发展,多元发展,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体现民主化,承认并在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中体现教师、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校长是为教师、学生的成长服务的,所有教职员工都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学校管理必须充分发扬教职员工的民主和学生的民主。

4.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昂扬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机制正确的标志。

5.体现全球一体化,在与传统的成功经验相衔接的基础上,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优良的管理理论和经验。

6.与社区和家长的关系应该是协调的,互相促进的,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检验学校管理机制的唯一评价标准。

7.体现法制化,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建立健全校本管理机制体系。

五、研究的基本内容

学校为了充分实现按现代教育理念全面育人的功能,实施标杆管理,必须做好四方面研究。

1.探索教师学科教学创新,强化教师专业意识、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确立以专业发展为导向的管理改革框架,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力。

2.实现学生个性发展活动创新,培养“四健”学生,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习健康、思想行为健康的学生;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力求让每幢(房)楼、每一堵墙、每一条路、每一棵花草树木都折射出“个性化、现代化与国际化”的明星色彩,建立控辍保学的长效机制。

3.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办学方针,引导教师进一步明确教育科研在学校自主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地位和价值。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实施更有效的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使教师群体早日形成以研究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4.以校本培训为抓手,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从发现身边的问题做起”,重视日常的理论学习,把科研融入教研;注重理论与联系的沟通,深入开展案例或课例研究;进一步凸显学校管理和教师研究的专业引领;重构教师教研活动,教研科研化,构筑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措施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标杆管理理论和研究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国际上、国家和省有关管理部门关于标杆管理的文

2.请教有关专家对有关标杆管理的理论进行指导,使课题组成员掌握标杆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有关操作技术。

3.运用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标杆学校管理和自己实施标杆管理的经验,吸取精华,为建构适合我校的标杆管理模式打好基础。

4.通过座谈、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征询学生、家长、教师和上级有关领导及专家的意见。

5.将研究成果及时在管理活动中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七、课题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研究学校管理规律,为开展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课题组认真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并组织专题讨论,研讨本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和基本思路,请教研室专家为课题组成员举办专题讲座,帮助大家领会《纲要》的内涵,更新教育观念。同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标杆管理策略》以及《标杆管理概述》,及其他的有关标杆管理的理论文章,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研究学校管理的规律,为开展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的学习不是僵化的、生硬的,而是在学习中注重交流,鼓励教师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同时给教师提供机会对日常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自由而公开的讨论。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研究者,作为主人来参与,带着疑问与困惑进行理性的思考,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更加深入地学习理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的学习氛围,促成了“对话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教师与新课程对话、教师与自身对话、教师与教师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对话双方形成一种交往关系,实现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共享知识、经验,共享学习中的点滴体会。通过学习,教师获得了对理论观点的深入理解,还获得了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和专业水平的提高。这一切都为课题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开展比较研究,力图发现我校当前管理的弊病,以及影响学校发展的诸多因素

2003年,学校领导面对我校连年落后的现状,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求摆脱困境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学校班子成员还先后到庆阳五中、平泉中学等知名学校参观学习。回来后,发现学校规模、地理条件、学校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与我校差距太大,在他们学校运作自如的途径和方法,在我校实施起来举步维艰。我们将实情书面反映给《中小学管理》杂志社,在编辑孙金鑫、许丽艳的热情帮助下,我们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教管系教授唐宗清的支持,他了解了我校的实情后,向我们推荐了标杆管理,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帮助,这种管理模式与我们的思路不谋而合。在他的指点下,我校开始重新审视我校的管理,并把学习的目标确定在县内和我校各方面比较接近的学校,认真将我校与全县的优质中学进行了比较,发现我校与优质中学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我们的差距体现在:①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教师总体学历层次低,学历达标率仅为71.4%。教师流动频繁,工作惰性大,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思想不新,创新意识不强。有的教师热衷于做生意,经常请假、旷课,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有的教师倚老卖老,本身知识老化,又不愿学习。有个别教师欺校长、骂老师,夜郎自大,成绩平平。教师中赌博、酌酒等不良习气盛行。②教学绩效低。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教法陈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接受能力,讲得多,练得少,甚至“满堂灌”,教学质量不稳定。③教研教改层次低。学校教研教改层次低,教研课题少。到2002年底,全校竟无一人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过论文。④学校管理漏洞多。特别是过程管理被淡化,所实施的各项制度注重常规的多,改革创新的少,有些提法明显落伍,措施疲软乏力,难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内在潜力。“以分为本”的评价体系使教师管理工作严重异化。

优质中学的成绩主要应归功于以下几个方面:①赋予师生管理的自主权。

学校制度教师定,班级制度学生定,指标担子自己压,让师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②侧重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建立激励机制。如自筹资金发放班主任津贴和值周员津贴,给教师设教研教改奖、工作业绩奖,为学生除设立优秀奖外,还设差生进步奖、学困生转化奖、边缘生跨越奖、尖子生拔高奖。③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积极抓好自身造血功能。该校狠抓教师继续教育,坚持校本培训,学科培训和电脑培训,教师互听互评课,结队帮扶,进行教学基本功大赛,组织教师外出参观,邀请名人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等,使学校变成了骨干教师的“孵化器”。④注重教学研究。在教学研究上充分发挥了中心教研组、集体备课组的职能优势,并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好、中、差抓常规工作,渗透思想教育,既优化了教学过程,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摆脱学校发展的困境?我校决定引进全县学校管理的“活水”——推行标杆管理,提出“一年扭转局面,二年辟身先进,三年争当标杆”(即一年内实现教风、学风、校风的彻底转变,二年教学设施逐步完善、管理水平要上档次、教学质量路身先进,三年力争成为全县教育目标管理综合考核先进集体的奋斗目标。

(三)借鉴标杆,全面实施质量管理

华东师范大学教管系的唐宗清说:“就中小学而言,标杆管理是识别最优秀学校教育与管理实践并引进学习的过程。”

我们及时吸收其可供我校借鉴的经验,并派专人前往洽谈合作的具体事宜,每学期期中和期末都要定期派人前去标杆学校,比较分析管理程序、方法、结果上的差距。

1.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1)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建立新型用人机制和民主机制。学校制定出台了《结构工资制实施办法》等制度和方案,积极推行校长负责制、奖金浮动制。建立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新型用人机制和民主机制,如民主对话制、民主评议制、专任教师会议制、家长会议制、学生干部、学生代表会议制等,让师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2)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学校制定出台了《教学管理实施细则》《教育教学标杆管理考核奖惩办法》等。明确了各处室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常规要求,明确对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具体要求。

(3)落实管理责任,依法治校。学校制定出台了《学校领导包级包组制度》《职务双轨制》等科学规范、针对性、适用性、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明确了各方面的责任,并把教师职务在校内分为代课教师、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与标杆校建立协作机制

学校邀请标杆学校中的管理人员、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来我校上示范课、做报告、介绍经验。

学校要求每位教职工把自己的工作与标杆校的教师做作较,找出造成差距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明确提出自己的目标、目的、任务、完成的方式等。

学校不失时机地先后派青年教师赴标杆校学习新课改,返校后通过上示范课、讲座、报告等形式,使外校先进的经验在我校生根发芽。

通过与标杆学校的协作机制,使我校能够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断地更新思路、调整方法,为学校的长远规划和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创新

我们比较分析了我校与标杆学校的相关数据,制定改进自身实践的方案,在操作方法、过程、绩效评估等方面实行创新。

如为了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学校出台了《教师自学奖励办法》,在费用支出、评优选模、职称晋升等方面实行政策上的倾斜。学校领导还与教师进行个别谈心,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培训,自觉在岗参加自学考试。

如在创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时,我们先从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入手,注重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要求在教师中杜绝赌博、酷酒、抽烟等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活行为;学校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演讲、签名、征文、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校组织师生利用业余时间硬化道路,培养劳动意识;学校还建成了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启动了校园绿化美化工程,定期与公安、司法、交通等部门联系,等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标杆管理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信息、经验交流会,研讨和解决问题,鼓励全体教职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对于好的想法、好的建议及时推广。这样一来,每位教职工都变成了管理者,强化了主人翁责任感,扩大了管理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面的民主管理。

4.树立本校标杆,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实行标杆管理以来,广大教师通过分析比较自身与标杆的差距,增强了工作的信心与热情。针对这一良好势头,校领导不失时机地立足本校,激励教师争优创先,为教师树立身边的标杆。学校评选教坛新苗、课改能手、五项全能、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设立教学绩效单项奖、教育教学进步奖、学困生转化奖,对当选者通过张贴照片、介绍经验、举行报告会等形式,使他们的做法在全校生根发芽。其他教师通过与他们的比较,明确了自身在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激发了竞争意识。

(四)标杆管理步骤

标杆管理的规划实施有一整套逻辑严密的实施步骤。

(1)制订计划。标杆管理计划要与战略目标一致。按照系统优化的思想确立标杆管理的目标,即要着眼于总体最优,而不是某个局部的优化,以获得协同效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避免盲目性。(2)确定比较目标。在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能够提供值得借鉴信息的比较目标。(3)收集与分析数据,确定标杆。首先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标杆数据(包括管理实践);其次对搜集的标杆数据进行处理、加工和分析;然后将同组数据进行比较,确定标杆指标即改进目标。(4)实施和系统学习。由于标杆管理要求改变一些人的行为方式,因此,要克服职工畏惧变革的心理障碍,同时创建适合自己的最佳实践和实现方法,以赶上甚至超过标杆对象。在实施过程中有步骤地开展持续不断的系统化学习是实施标杆管理的关键所在。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超越自我,持续进行有目标的针对性学习。(5)评价与提高。由于标杆管理的目标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实施标杆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在每一轮学习完成时,都需要重新检查和审视标杆研究的假设和标杆管理的目标,以不断提升实施效果。标杆管理的上述各个步骤是相互贯通的,并且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每一个循环都需要围绕标杆管理的目标、概念和标杆研究的假设进行系统研究,从而促使目标螺旋式上升。

(五)标杆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标杆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偏差,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标杆管理的组织领导。由于开展标杆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标杆管理工作机构,主要领导亲自负责。标杆管理需要内部各方面的参与协作,充分的计划、培训和部门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标杆管理有效执行的重要方面。(2)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将标杆管理方法同上级部门的任务要求结合起来。(3)要找准原有的管理流程中需要优化的关键环节,制定的方案要切合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4)建立完善的情报采集和信息处理系统。进行标杆管理的关键是寻找比较目标,竞争情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竞争情报,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标杆比较。(5)在实施标杆管理工作过程中保持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标杆管理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学习与创新并举的循环往复过程。

八、研究成效

学校实施标杆管理有很多优越性,它首先会让学校形成一种持续学习的文化,使学校认识到赶、学、超的重要性,学校的管理运作永远是动态变化的,只有持续追求最好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力,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其次,标杆管理法为学校提供了优秀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它为学校提供了一种可行、可信的奋斗目标,以及追求不断改进的思路,是发现新目标以及寻求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这种管理是一种旨在培养师生民主意识,提高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能力的学校教育与管理活动。标杆管理方法引入学校不仅有其可行性,而且是学校绩效提升的杠杆:

1.有利于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

特色是一个学校的办学优势所在,是一个学校教师队伍的优势所在。在实施标杆管理时,我们分析校情,借鉴标杆,做到既依托学校现有的优势,又吸收标杆学校,促进学校特色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校的一个重要的办学特色是学生校园监督岗。我们发挥校内标杆,实现“名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2.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参与学校管理

实施标杆管理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校管理中教师主要起组织、指导和评估的作用,重点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实现了学校管理的全员化、全程化、全面化。实施标杆管理为学校全体员工全方位的对自己工作的全过程尽心尽职提供了榜样与标准,有助于推动学校实施质量管理。从广大教师的民主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出发,做到管理的民主化,实施人本管理,落实民主化管理。这里有个切入点,或者说是一个结合点。要探索和实践标杆与自己的结合点,通过比较促进学习,克服不足,有利于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同时,确立了标杆,也就确立了工作基准,可以帮助教职工增强信心,确信自己的学校有更好的竞争与发展。2005年《未来导报》第8期发表报道《播种希望的人》,对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办学水平提高的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051025日《甘肃经济日报》发表的报道《为了学生的幸福》对我校实施的人本理念、标杆管理等教育思维做了充分的肯定。在标杆管理实施的过程中,我校采取了“借鉴一改造一采纳”的程序,对标杆学校的做法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之更适合我校的实情,不断发现和应用适合我校的新战略,摸索和制定了许多新的能达到对学校的薄弱环节持续改进的新制度:①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业务进修,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在实施标杆管理的过程中,借鉴标杆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和实施了“四个一”工程,其主要内容是:在一年内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有一个研究课题,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讲一节公开课。使教师在学习理论、研究教学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教学实践中进步很快。20051230日《陇东报》发表的报道《正宁县长乐初中荣获全国论文评比集体奖》,介绍了我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此外,还提出了《长乐初中教师行为“五不准”》《长乐初中教师师德承诺书》。②在标杆管理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校发展为主题,以教学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科研为动力,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努力使学校实现“五优”,即实现办学条件优良,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管理手段优化,教育质量优异,把我校建成高质量、有特色的示范性初中。提出和实施了长乐初中德育工作的“682”工程。“682”工程指六个方面教育内容,八项制度,两项建设。在教师中迅速形成了“三树、三讲、三不、三善于”的“长乐初中精神”。也使学生在自我管理和教育中感受、体验、觉悟,在实践活动中沉淀美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达到了培养一个,带动一批;培养一支,带动全班;培养一批,带动全校的效果。

③在实施标杆管理的过程中,按照“一部立体教科书,一所绿色学校,一个温馨家园”的思路,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人文化的全方位建设,校园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形成了尊师爱生、积极向上、充满生机的学习型校园文化。用“标杆”精神和品格培育新人的活动已形成我校特色。④在实施标杆管理过程中,不断强化常规管理工作,实施五项教学策略,即精讲精练策略、分层发展策略、自主独立策略、学习指导策略、教育技术现代化策略。全面落实教学工作10个字:备课要“透”,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明”,辅导要“细”,考核要“严”,负担要“轻”,质量要“高”。每位教师要根据这10个字来开展自己教学工作,把它渗透到了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探索出“长乐初中‘一至六’教学常规管理模式”是出了优化教学过程的八条对策。

3.标杆管理增强了教职工的学习意识,有助于建立学习型组织

学校通过实施标杆管理方法,克服不足,增进学习,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朝织。学习型组织实质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标杆管理是为一个组织树立起一面“旗帜”、一个目标、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它提倡组织间的比较,并鼓励组织内部的相互学习,既营造一种向上的氛围,又对员工时刻保持着一种潜在的压力。这两者的吻合,会促使学校形成一种持续学习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学校发现在常规工作、环境建设、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学习“标杆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将其充分运用到自己的实践当中。

这种持续往复的过程,会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改变,并不断升级与更新。因此,标杆管理对于学校内部学习、组织变革及提高绩效能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4.标杆管理可以作为学校绩效提升与评估的工具

标杆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通过设定可达目标来改进和提高学校的绩效。同时标杆管理又是一种辨识最好的实践并进行学习的过程,通过辨识教育系统内最佳业绩及其实践途径,可以制定学校绩效评估标准,然后对自己绩效进行评估,明确自己所处的地位、管理运作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和适合学校发展的有效战略。

5.标杆管理是制定学校发展战略的有效工具

通过选择标杆,确定本单位中、长期发展战略,并与标杆学校对比分析,制订战略实施计划,并选择相应的策略与措施。实施标杆管理,学校有可能发现和应用适合自己发展的新战略,超越标杆。

6.标杆管理可以培养组织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标杆管理法是学校潜力增长的工具,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学校就会将注意力集中于寻求增长的内在潜力,形成固定的校园文化。通过对各类标杆学校的比较,不断追踪把握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从而能更好地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标杆管理法通过对学校常规工作、管理及工作流程的系统而严格的检验,达到工作的高度满意,进而产生巨大成就感。标杆管理法是学校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标杆管理法是任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学校要想知道其他学校为什么或者是怎么样做得比自己好,就必然要遵循标杆管理法的概念和方法。

7.标杆管理可以改进工作,提升学校品位

标杆管理是一种能激起创新的管理工具,通过搜集标杆数据,处理、加工标杆数据并进行分析,与本单位自身同组数据进行比较,进一步确立自身应该改进的地方。在大量搜集有关信息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目前的做法与最好的做法之间的绩效差异,拟定未来的绩效水准。在与“标杆”的比较过程中,绩效落差越大,所形成的势能就越强,激发的动力就越强,值得学习的角度、层次、手段、方法等就越多。而衡量绩效落差,首要的是明确的“标”优势所在,并尽可能地把“标”的指标加以量化或用几个档次加以区分。对绩效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记录,以不断更新的数据和记录作为改进绩效的基本依据并进行全面整合。按照持续改进的原则,在每一轮目标完成时,需要重新检查和审视对标研究的假设和标杆管理的目标,以不断提升实施效果。通过不断考核重定标杆,在持续学习中进入下一个周期循环,每一次的重复都是绩效更高水平、更深意义上的提高和升华。它使过去自我感觉不错的教师找到了差距,积极向“标杆”看齐,并自觉进行同类对比,为自己的工作方向提供了参照。通过标杆管理,可以促使各教师寻求提高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对自己工作满意度的新做法,激励自己赶超“标杆”的信心。

8.可以鼓舞成员的士气,引导成员确定新的追求

达尔文曾说过:“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能对'变化'做出迅速反应的。”学校要快学习,快变化,瞄准与“标杆”的差距迅速开展行动,并能在短时间内赶超“标杆”。为达到这一目标,势必快速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提高沟通能力,通过对口学习观摩、专家指导等方式,促使教师不断学习,避虚就实,注重实效,对自己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自觉改变不良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有意识地总结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激励教师主动提升专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主动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从多维视角不断分析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个人专业成长规划,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进一步调整与完善自己的发展策略,从而促进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因为标杆管理的重要功能在于通过树立“标杆”、与“标杆”进行比较来促进学习,克服不足。

9.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改革动力,而且没有风险

标杆管理不是依靠硬性的权力指挥,而是靠柔性管理进行的,通过对处室各班级、各教师以及各个常规工作的系统整合,形成整个学校的管理模式,然后对所属常规工作进行彻底的对标调查,确定哪个处室、班级、教师的业务开展得最接近标准要求,并对差距之处进行一系列改进修正,符合标准确立为“标杆”。根据学校实施“标杆管理”的总体目标,把标杆管理的程、绩效等具体指标内容展现出来。学校倡导“立标杆、找差距”,数据统计分析会很快找到差距、树起标杆,也一定会有缩小差距、赶超标杆的措施,但最重要的是在教职工的心里树起人生的标杆,因为在对标过程中,教职工已经明确了和标杆之间差距,虽然表面体现在数字上,但其实差距的根源是在思想上,因此标杆管理不应仅仅作为实现目标的工具,还应是教职工内心深处的一座丰碑,这才是真正的前进的动力源泉。有了这一动力,广大干部职工能够自觉和自愿地进行学习和变革,以实现既定的目标。标杆管理小组就要创建一系列有效的计划和行动,通过实践,赶上并超过比较目标,这是实施标杆管理的关键所在。因为标杆本身并不能解决本单位原本存在的问题,必须将本单位的指标与标杆指标进行全面比较,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然后提出缩小差距的具体行动计划与方案,根据这些具体的计划采取切实的行动,实现既定的目标。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实施标杆管理时要注重模仿与创新并举,片面理解标杆管理而惰于创新,不但与标杆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而且不会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绩效。模仿是取得短期效果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而创新才是获得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率的最根本的途径。这与以往管理中惯用的“学先进、树典型”的典型引路法与标杆管理有相近之处,但这种学习往往过于空泛,过于注重热烈的形式,无法获得“真经”。在标杆管理起步初期,前往标杆学校考察学习,应该说有一定的成效,但关键在于要认真地研究同行效果实施过程的系统性,切实有效地引入到自己管理机制中,并不是模仿、沿袭同行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这是与“标杆管理”的实质相违背的。“标杆管理”的根本点就是模仿和创新并举的循环过程,是在不断优化、去粗取精的实践过程中分析、理解和调整学习的内容,而不是不顾主观条件,盲目模仿,陷入邯郸学步的尴尬境地。我校实施标杆管理为学校提供源源不断的改革动力,使学校步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在各项活动中获奖,受到主管部门和县委、政府的表彰奖励。兄弟学校和邻县的学校先后来校参观学习。

课题研究的实验报告《标杆管理;使学校管理渐入佳境》发表于《中小学管理》杂志2006年第7期,获得了兄弟学校、专家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并被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所评为一等奖。20061223日,于转文同志代表课题组在全县课题研究培训会上做了交流。刘小宁、于转文被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所评为2006年“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正宁教育、甘肃经济日报、庆阳教育未来导报等各大新闻媒体对我校的做法作了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

经过五年的实践证明,学校实施标杆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激发师生主人翁的责任感,调动他们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培育高尚的品格,健全的身心能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10.经过近五年的实践,目前我校已探索出一套相对成熟的农村初中标杆管理体系

首先是三层垂直管理。标杆管理小组、政教处、教导处、学生会和班委会构成了学生管理体系的“金字塔”。标杆管理小组管辖政教处和教导处,树立标杆处室和个人。政教处辖校学生会和团总支,其下设宣传部、学习部、文体部、纪检部和卫生部等五个职能部门。各年级学生分会和各班团支部都有相应的负责人;全体成员轮流值班,发现标杆,树立典型,当天以“日公布的形式”进行公示。教导处对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管理,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以“10字要求”和“一至六常规管理”,督促检查,日记载、周小结反馈,月评选,树立标杆,发挥辐射效应,带动全体。

其次是三线纵向管理。以“严谨,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为基础我们通过三条纵线来实施“自主管理”。其一是行为规范管理:设立学生校园监督岗。学生会、团总支各职能部门的学生干部在值日行政领导和教师的指导下,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仪容仪表等各项工作的评比。其二是总务处对住校学生的管理:①管理宿舍内务;②监管食堂三餐的价格,质量与卫生;③管理住校学生及时作息。其三是值周组的管理:①检查教职工的出勤和常规工作,及时与相关处室和标杆管理小组、值周领导沟通;②检查学生会、团总支的工作情况;③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时记载,当日与学生会、团总支共同汇总,并在“日公布栏”公示,树立标杆,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学生,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的学校管理。

九、理性思考

经过五年的研究与实践,本课题组对学校标杆管理的途径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现综述如下:

1.标杆管理的本质是一种面向实践、面向过程以方法为主的管理方式,也是一个系统优化、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工作的过程。标杆管理更是一种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和模仿创新的过程。其基本思想是通过规范且连续的比较分析,帮助单位寻找、确认、跟踪、学习并超越自己的竞争目标。华东师范大学唐宗清说:“就中小学而言,标杆管理是识别最优秀学校教育与管理实践并引进学习的过程。”实施标杆管理,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应该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运用标杆管理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要用多维透析的方法和以新视角、新观点、新思路去分析解决新问题,不断为教师提供基准榜样,使教师看到希望,充满自信,激活工作的热情,激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部动力

2.对学校而言,能够产生的“标杆”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内部标杆,即学校内部班级之间、教职工之间的标杆。这个层面上的标杆管理使每一个师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项爱好特长都能得到尊重,并能得到及时的鼓励,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个性得到了充分展现,同时又把对师生的表扬巧妙的转化为集体的舆论,使竞争随时处在集体的监督中,师生面貌呈现出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喜人景象。二是外部标杆,在学校管理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等方面领先的、与本校规模相近的学校,我校将它作为自己某一方面标杆。

3.在实施过程中,学校一方面要创造一种环境,使广大教职工能够自觉和自愿地进行学习和变革,以实现既定的目标。另一方面创建一系列有效的计划和行动,通过实践,赶上并超过比较目标。因为标杆本身并不能解决本单位原本存在的问题,必须将本单位的指标与标杆指标进行全面比较,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然后提出缩小差距的具体行动计划与方案,根据这些具体的计划采取切实的行动,实现既定的目标。应该注意的是在制订计划与方案时要充分认识沟通的重要性,标杆管理的最终实践者是一线教师,因此必须要让一线职工认识到实施标杆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经过管理层与教职工的沟通与协作分析,吸纳广大教职工的意见,才能优化行动方案,提高凝聚力,对变革起到推动作用。

4.标杆管理的根本点是:模仿与创新并举的循环往复过程!模仿是取得短期效果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而创新才是获得不断提高质量的最根本的途径。片面理解标杆管理而惰于创新,不但与标杆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而且不会根本上改进学校的现状。学校在实施标杆管理过程中,对绩效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记录,以不断更新的数据和记录作为改进绩效的基本依据并进行全面整合按照持续改进的原则,在每一轮目标完成时,需要重新检查和审视对标研究的假设和标杆管理的目标,以不断提升实施效果。通过不断考核重定标杆,在持续学习中进入下一个周期循环,每一次的重复都是绩效更高水平、更深意义的提高和升华。因此,学校实施标杆管理,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通考虑各种客观因素,避虚就实,注重创新,坚决取缔圆圈吞枣式的拿来主义学校实施标杆管理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理性的思考和实践的探索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本课题组将继续努力,扎扎实实地开展推广和扩散转化工作,以取得更大的成果,为我县乃至全市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2454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