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网络教研 > 正文

区域中小学名优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培养策略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5/30 22:49:41 人气:48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区域中小学名优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培养策略

秦丽楠

(大连教育学院 教师教育办公室,辽宁 大连116021)

摘 要:培养打造一支区域高水平名优教师队伍是实现高质量教育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大连市名优教师具有较为清晰的专业发展目标和高尚的职业价值,其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借助多元化方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教学工作和专业研究是制约其专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名优教师进阶培养应系统化推进名优教师进阶培养;开展基于课堂真实情境的学习活动,促进行为改变和学习迁移;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探索跨学段融合学习新路径;创新培训方式,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科学遴选培训团队,构建多元化师资结构。

关键字: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培养策略

教师素养关于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关乎高素质人才培养。高质量教师和高素质人才呼唤名优教师的高水平引领。随着课改的深入,名优教师的培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文件要求,培养造就高端教育人才。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训工程。2018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军人才。实践中,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培训工作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气象,从名师的概念内涵、成长规律及特征,到影响因素、培养策略、成长路径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研究。大连市在2017年伊始,启动实施了“大连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对象培训”计划,从全市4000余名中小学及幼儿园骨干教师中遴选了195名名师培养对象进行为期三年的系统培养,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中小学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在区域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学与学术领军人才。2019年,认定考核了97位市级中小学教学名师和94位学科带头人。

为了全面了解大连市191位市级教学名师及学科带头人(以下简称“名优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把握其未来对进阶培养的需求,探索名优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我们选取这191位名优教师为样本,主要从“基本情况”“专业发展现状”“进阶学习需求”三方面进行调查。

一、基本情况概览

调查显示,在191名名优教师中,82.5%的教师年龄集中在36-45岁,84.2%的教师教龄在16年及以上,这说明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有56.5%的教师担任校级领导或学校中层干部,1/3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41.24%的教师还作为科任老师,承担学校综合实践、地方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教学工作。此外,多半中小学名优教师担任六年级和初三和高三年级教学工作,可见,作为学校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多数成长起来的名优教师在履行学校管理岗位职务,或承担学校重要教学与研究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承担本校或本区域教师培训工作等。学历方面,虽然半数以上教师的第一学历为大专及以下,但经过在职进修深造,均已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水平。最高荣誉获得方面,目前有近60%的教师获得过省级及以上荣誉。因此,名优教师作为学校的中流砥柱,不仅能够通过自身努力不断追求卓越,还能带给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其示范引领作用,对学校、区域教育的未来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被认定为名优教师后,教师是否还具有主动发展的意识,明确的专业发展规划和目标,将直接影响其后期的发展深度和广度。为此,笔者对191位大连市名优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进行问卷调研,重点围绕专业发展目标与自我评估、个人教学主张、教育科研方法与成果、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等内容开展调研。

1.发展目标清晰,职业价值高尚

专业发展与自我评估调研显示,选择“成为专家型教师,努力做到成己达人、精益求精”的教师占总人数的59.33%,选择“成为教育科研能手、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的教师占24.86%,选择“成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发挥自身优势”的教师占15.25%,只有0.56%的教师暂无明晰的发展目标。调查显示,历经三年的名师培养对象培训,97.75%的教师表示“有了很大的进步”,1.69%的教师认为“与为成为名师培养对象前没有差别”,0.56%的教师说不清楚。由此,大连市的名优教师具有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和积极客观的自我评估能力。在“您认为成为名优教师最有价值的地方”调查中表明,有61.02%的教师认为是“学生的全面发展”,22.6%的教师认为是“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认可”,大多数教师都是在影响他人的同时,不断成就自我,在这条成己达人之路上获得职业价值感、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2.学校支持是名优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名优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内外部因素共同制约。一方面需要其自身具有较强烈的发展需要和动机,并付诸行动。另一方面更需要社会、学校等外部环境的大力支持。调查显示,70.06%的教师认为学校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待自己的专业发展,近20%的人认为学校增加其工作内容或其他活动,导致任务繁重、学习时间不充足,另有10%的教师认为学校不关注对他们的激励,有时为平衡各方利益,甚至规定其不再参与其他评优。学校是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场域,为其提供多元化平台,学校能否为名优教师的成长提供适合的文化土壤和发展环境,管理者的理念和学校的开放程度等是名优教师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坚定他们发展信念,有效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保障。

3.多元化方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名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是其个体成长和教师群体提升的重要途径。大连市的名优教师主要通过上示范课和观摩课,参加校本研修等教科研活动,专题讲座,师带徒,名师送教等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其中,最常见的是示范课和观摩课引领,占总数的82.49%,其次是校本研修和专题讲座,分别占74.01%和64.97%。可见,名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主要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他们通常作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引领者和资源提供者,引领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

4.教学工作和专业研究是制约名优教师专业发展的要因之一

名优教师专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阻力。首先,工学矛盾比较突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无暇开展学习研究;由于忙于事务性工作,无法进行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其次,还有一部分教师表示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和迁移转化,甚至进入高原期,学习动力明显不足。有44.63%的教师三年内仅发表过1篇论文,只有14.12%的教师发表3篇及以上论文,甚至有16.38%的教师三年从未发表过学术论文。教师最常用的三种课题研究方法有经验总结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法。不难看出,当前一线名优教师的教育研究方法多数还停留在主观层面的经验总结层次,基于证据和事实的客观化研究分析尚有欠缺。

三、名师培养策略

1.系统化推进名优教师进阶培养

名师培养工作是个系统工程,集阶段性、连续性、系统性于一体,且学无止境,螺旋上升。[1]既要靠其自身不断努力和自我超越,也离不开外部的系统培养和专业引领。名师工程,实际上就是以行政化推动专业化。不可否认,名师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行政的支持,但行政支持不等于对名师专业成长的直接干预。[2]鉴于此,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继续出台名优教师进阶培养的各类规章制度、方案计划等,保障名优教师培养项目顺利实施。另一方面,教师教育业务部门要以项目为载体,科学设计实施名优教师进阶培养工作。例如在培训内容方面,进阶培训的课程设计要更加富有针对性,主要包含专业知识拓展和专业能力提升两方面。专业知识领域主要有专家的理论引领、学科专业知识丰富拓展、新课程深入解读等;专业能力提升领域主要包括名优教师教育教学思想与个人教学风格提炼,命题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及学习心理学实践运用能力提升等方面。

2.开展基于课堂真实情境的学习活动,促进行为改变和学习迁移

作为中小学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要想获得专业的持续成长,仅仅停留在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层面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立足岗位实践进行对话与合作、反思与建构,开展以问题解决、知识迁移、行为改进、动机激发等深度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活动,追求内涵式发展。光摸索做不深也做不长,只有把学习理论和探索实践结合起来,才会产生新的认识。产生新的认识以后,再去进行新的实践,如此反复才能进入新的境界。[3]因此,名优教师进阶培训要以基于职场的名师访学和基于问题解决的学科行动学习为主要培训方式,加强学科教学培训和教育研究指导,倡导学科个性化课题研究,将教师个体碎片化教学经验上升为实践智慧和实践理论,实现专业发展质的超越。

3.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探索跨学段融合学习的新路径

名师的成长离不开“同僚式”学习共同体的共建共享,借助这种多样性的交流互建,进而实现名师实践研究的个性化与多样化,促进每一位名师作为专家的成长。跨学段组建学科研修团队,开展问题解决策略研究,围绕学科研修主题,开展集中培训与学科教研展示等活动,开展持续性的名师教学实践观摩指导等,是实现名优教师个性化、多样化实践研究的重要路径。

4.创新培训方式,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

名优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课堂教学主阵地,进阶培训总体上应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名优教师学以致用。搭建名优教师多元化专业发展平台,促进名优教师间有更深入、更频繁地沟通交流,使其有更多的展示和提升自我的机会,进一步扩大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惠及更广泛的教师和学生。增加异地培训机会,多参观学习、观摩教育发达地区的课堂教学。

5.科学遴选培训团队,构建多元化师资结构

名师培养目标有效达成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专业化、多元化的师资结构。高校专家或教育名家,在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教育智慧等方面与一线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采取的培训方式主要是理论讲授式,缺乏符合名优教师的具有可操作性、接地气的案例或事实,让教师感觉这样的培训“不解渴”。因此,日后的名优教师进阶培训要充分整合国家、辽宁省以及大连市优质培训资源,组建由高校教育理论专家、教研培训机构教科研人员、一线名校长、名优教师等优秀而专业研究者构成的专家团队,满足教师学习需求,精准发挥其专业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段志贵,郭曙光,汤爱民.苏北某市中小学名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10.

[2]熊伟荣.名师的“名后”发展还需多重催化[J].教学与管理,2015(9):18.

[3]李吉林.李吉林文集:情境教育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9.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2364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