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结题报告 > 正文

《苏霍姆林斯基研究》结题报告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5/29 20:41:27 人气:54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苏霍姆林斯基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  孙孔懿

 

2004年我在“十五”课题“教育家研究”结题后,便将视线停留在苏霍姆林斯基身上,并逐渐聚焦于他的“精神成长史”。这一段酝酿和资料准备的时间长达五六年之久。直到2010年,我向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申报“苏霍姆林斯基研究”课题,被列为“十二五”重点课题。到目前,预定的研究任务已基本完成,最终成果——《苏霍姆林斯基评传》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两部专著即将付梓。现将研究情况简要地报告如下。

 

一、申报表中“课题设计与论证”摘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具有世界影响的苏联时代的乌克兰教育家。他是最受中国教育工作者欢迎的教育家之一。他的名字已成为一种带象征意义的教育文化符号。

本课题“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中的“苏霍姆林斯基”无任何修饰和限定词,这意味着本课题是对他的整体性研究,即力求从他的民族文化、时代背景、社会关系、教育探索、思想内涵、精神世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本课题确定的重点,是对他的精神世界及其形成过程研究。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纵观国内外的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从内容上大体可分点、线、面、体四个层次。前三个层次已有不少成果,而在“体”或曰“整体研究”层次上则鲜有可观成果,在中国尚处于空白状态。

本课题研究力求将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一个鲜活的发展的人进行研究,力求在在“体”的研究层次上取得突破。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如上所述,本课题着重从精神领域全方位全过程地研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再现他充满创造活力的生活世界,与读者共同探索他的精神殿堂,追溯他的精神成长之路,最终形成一部研究性专著《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传记》。

为此,需要研究以下具体内容:

1.背景研究:民族文化背景研究;时代精神背景研究。

2.生平研究:人生各阶段研究;各阶段在精神成长全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3.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研究:重点是他的人学思想与和谐教育思想研究。

4.精神世界研究:精神世界结构与特色研究;精神建构过程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从上述研究宗旨出发,本课题力求综合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现代解释学以及心理学基本原理,确立新的研究思路:

从他的文本世界出发,再现他的生活世界,探究他的精神世界。

在操作上,本课题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重要人物访谈法等具体研究方法。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准备阶段的研究,已初步形成若干观点:

1.人的存在本质上精神的存在。苏霍姆林斯基将教育视为过健全的精神生活。他本人就是一位大写的人、真正的人。我们需要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与教育艺术,而最根本的则是要学习他怎样做人。

2.要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世界,必须了解他的民族文化和他所在时代的精神,了解其精神发展之路。

3.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是了解和理解他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最为可靠的锁钥。只有深入钻研他的文本世界才能准确地“以苏解苏”。

可能的创新之处由一位中国研究者全面系统地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世界,是一次无前例可循的大胆尝试,所具挑战性可想而知。我的对策是:“十年磨一剑”,下笨功夫做大题目。

 

二、实际研究过程

 

(一)逐步明确的研究目标

在课题申报阶段,主持人拟订的目标是将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研究,再现他作为一位真正的人的若干特质。在研究过程中,主持人逐步确立了更为具体的目标:撰写一部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传记。主持人考虑的是:人既是物质存在,更是精神存在。认识人,评价人,研究人,均离不开他的精神世界。教育家是人类最优秀最崇高、精神最为丰富瑰丽的杰出群体。他们赢得社会尊重的不仅是他们的知识,更是他们殚精竭虑将人们引向光明的高尚精神。可以说,精神研究乃是教育家研究的核心内容。再就苏霍姆林斯基而言,他是一位极其重视人的精神的教育家。在他的著作中,“精神”一词出现的频率高达6630次,超过了“知识”(3277次)、“智力”(1682次),也超过了“思想”(4661次)、“主义”(4436次)。他本人就是一位精神巨人,他的成长历程正是一部珍贵的精神发育发展史。

(二)研究方法与具体工作

主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关键人物访谈等。具体过程如下:

1文献研究

“前研究”阶段:这个阶段花了大约5年时间。2004年,笔者将《论教育家》书稿呈交人民教育出版社后,即开始着手准备已酝酿多年的苏霍姆林斯基研究。这一阶段研读的文献主要有四类:

一是关于乌克兰历史文化教育背景的大量文献。

二是苏霍姆林斯基著作。广泛搜集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图文资料。苏霍姆林斯基的许多著作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如何搜集难度较大,但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拥有了他的著作中文版的全部。

三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亲友回忆他的文献。

四是关于解释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文献。我重点研读了狄尔泰的生命哲学和马斯洛的心理学方面的著作。

2.实地考察

除了研读苏著外,我还寻求其他渠道以多方位了解苏霍姆林斯基。我要感谢中国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肖甦教授,她多次安排我采访来华访问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科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卡娅,并且亲自担任翻译。2010年10月,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杨九俊副院长的全力支持下,我有幸应邀访问了乌克兰。在我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原一等秘书、中乌教育文化交流协会主任吴盘生友情陪同下,我详细考察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足迹,多次访问了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搜集了大量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照片和视频资料。从此,苏霍姆林斯基的形象开始频频活跃于我的心中,我的眼前。

3.关键人物访谈

主要访谈对象有:

苏霍姆林斯卡娅

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尼古拉

苏霍姆林斯基实验学校校长哈伊鲁莲娜

帕夫雷什中学现任校长契尔卡奇

苏霍姆林斯基的同事、帕夫雷什中学退休教师

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历史教师

采访前拟有提纲,采访后整理实录。

(三)研究主要结论

本课题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世界的背景、结构、特征与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以下初步结论。

1.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世界无比瑰丽,但它不是孤立的悬空的,它矗立于时代隆起的精神高地上。

今天俄罗斯的许多“学术泰斗级”的学者们重新审视苏联的历史,大多肯定斯大林时代是苏联历史上的辉煌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壮大了苏维埃国家甚至社会主义阵线的力量,而苏联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中的献身精神则永远是俄罗斯人民的精神财富。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世界正是那个激情燃烧时代的缩影。

2.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世界犹如宏伟的大厦,它奠基于唯物主义世界观,包括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与宗教观。它取向于共产主义信仰。拥有坚不可摧的四大精神支柱:人道主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这座大厦回响着平等、民主、自由的激越旋律。

3.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世界包含着诸多对立因素均衡与整合,其鲜明特征有:

慈爱情怀与战士风骨交相辉映;

艺术灵性与科学理性水乳交融;

丰满人性映衬着他的“第二次天真”;

“自我”与“非我”的区分被超越;

世俗气息中闪耀着神圣气象。

4.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世界不是天生的,而是他顺应时代大潮,依托生命本性与生活实践自主建构而成。

在时代大潮之中,他尽情地释放天性中的精神潜能;他胸怀远大理想,从仰望群星进而到跻身于群星之间;他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常常以“抖掉尘土”的方式进行精神净化;他既注重精神财富和积累,因而能在渐进过程中不断实现精神的飞跃,最终走向精神发展的巅峰。

 

三、阶段性研究成果

 

考察报告:《苏霍姆林斯基人生之路的实地考察》

传记:《飞向太阳——苏霍姆林斯基的壮丽人生》

年表:《苏霍姆林斯基大事年表》

述评:《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中文版梗概》

随笔:《我站在苏霍姆林斯基墓前》

随笔:《寻觅之乐——晒晒我搜集苏霍姆林斯基的过程与体验》

讲座:《追寻苏霍姆林斯基足迹,感悟教育家成长之路》

 

四、最终研究成果

 

专著《苏霍姆林斯基评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五、后续研究设想

 

继续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和有关文献,对《苏霍姆林斯基评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反思和补充修订,争取在2018年出第二版,作为苏霍姆林斯基诞生100周年的献礼。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2343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