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研究成果 > 正文

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多元发展及对策研究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2/17 9:48:08 人气:50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湖州师范学院陈传锋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多元发展及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20053)。课题组主要成员有:王玲凤,陈汉英,李成齐,李梦霞,吴晓华,余仙凤,程愚,车伟艳,潘丽琴等。
 
    一、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总体设计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疏理我国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厘清已有的研究基础、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其次,开展我国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抽样调查和实证研究,一方面通过在全国大范围抽样调查,考察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现状与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在研究者属地抽样调查和蹲点研究,开展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专题研究;最后,通过抽象概括和归纳推理,系统分析调研数据、总结研究结果和整理研究论文,从多元视角深入探讨课外学习的多元发展对学生校内学习和身心发展的作用,并提出促进我国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多元发展的对策。
    (二)文献分析与理论探讨
    查阅和分析我国历年来有关加强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政策与措施,并在研究者属地抽样部分学校,调阅和分析其有关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政策文件和管理规定,结合已有的研究文献,一方面纵向了解我国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变化情况和经验教训;另一方面疏理我国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三)问卷调查与实证研究
    自编“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华东、华北、华南和西部地区抽样调查60所中小学,共向15550名中学生发放问卷,收回问卷15084份,回收率97.0%;其中有效被试问卷11380份。通过在全国大范围抽样调查,考察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一般现状与存在问题。另外,自编《中小学生课外应试性学习活动调查问卷》、《中小学生课外社会性学习活动调查问卷》、《中小学生课外科技性学习活动调查问卷》等,在研究者属地抽样调查若干中小学校,结合访谈调查和个案分析,分别考察了中小学生各类课外学习活动的状况、特点与问题。此外,通过问卷抽样调查,对中国和瑞典及美国中小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进行了比较研究。
    (四)访谈调查与个案研究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在课题组成员属地选择部分中小学校进行为期一至二个学期的蹲点调查和个案研究,采用自编半开放型访谈提纲,通过现场访谈和跟踪访谈,对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进一步考察中小学生各类课外学习活动状况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同时,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倾听中小学生对当前课外学习活动方面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为了更全面收集数据,还采取了观察法。研究者深入中小学校园和学生课余生活之中,观察情境比较自然。观察者不仅与学生一起参与课外活动,也观察他们的校外生活。
 
    二、结论与对策
 
   (一)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主要问题
 
    1.课外学习活动“应试化”倾向明显,“减负”变“增负”
    1)继续做功课和完成学习任务仍然是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的主流,不仅“继续做作业和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比例最高,面且花在这方面的课外时间最长。
    2)课外做功课和课外补习的初衷虽是为了提高成绩,但其真正效果有待考量,许多补习学生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相反,继续做作业和完成学习任务占用了他们太多的时间,导致课外活动单调乏味,进而导致他们产生厌烦、厌学等负面影响。
    3)特长培训与升学加分挂钩,培训项目与学生兴趣相悖,增加学生负担。
    4)参加应试性课外学习活动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尤其影响课堂表现。这些学生在参加了培训补习后觉得老师上课的内容自己已经掌握,不需要再听讲,因而出现不认真上课的现象。
 
    2.课外学习活动“社会性”意识淡薄,阻碍了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1)社会性学习活动次数与时间严重不足,影响中小学生的社会化。现今小学生很少接触课外社会性学习活动;既便是中学生,对于课外社会性学习的认识也并不清晰,不少学生的社会实践甚至沦为“盖章实践”。
    2)社会性学习活动内容单调,难以发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作用。调查发现,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类型单一、内容贫乏,例如,中学生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主要是辅导成绩不好或低年级的同学、或到敬老院看望和服务老人;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则多是组织参观一些场馆(如博物馆等)、或到社区拔草或检垃圾。由于社会性学习活动内容单调,难以发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3)社会实践与公益性活动被严重冷落、流于形式。调查显示:36.4%的中小学生从未参加过“社会实践和公益性活动”,53.2%的学生只是偶尔参加过。进一步分项统计结果显示:51.3%的学生课外从未参加过社会实践,而多达62.3%的学生从未参加过课外公益性活动。结果还表明:在中小学生实际参与的课外活动中,“社会实践和公益性活动”只占2%,是学生参加倒数第二的课外活动。可见,学生课外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被严重冷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4)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利用率低,对学生的社会教育活动数量少、形式单一。调查发现,博物馆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活动微乎其微,对中小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图书馆作为政府全额拨款的单位,其空余的设备与场地不是用来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而是外借谋利益,没有发挥它应尽的职能;青少年宫成为另类培训场所,户内场所中85%的房间是提供给“培训班”的,来到青少年宫的学生,95%是参加文化类、艺术类、科技类的补习
 
    3.中小学生课外社团活动被严重忽视、或敷衍了事
    调查显示:几乎一半的中小学生(占49.3%)从未参加过社团活动,39.5%的学生也只是偶尔参加过。结果还显示:在中小学生实际参与的课外活动中,社团活动只占1.5%,是学生参加最少的课外活动。可见,中小学生的课外社团活动被严重忽视,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也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如社会责任感)与价值观的形成。
    访谈结果还发现,社团活动被忽视,学校难以真正有效地开展社团活动,还与缺乏相关师资有关。例如,某校长道出了学校开办社团活动的难处:“现在的社团活动,我们想办好也难,一方面师资有限,资金有限,许多班开设不起来,满足不了学生兴趣需求;另一方面,我们的社团老师都是各科任课老师,他们并不擅长指导艺术类、科技类等社团,他们宁可上数学、语文、英语等课来提高学生文化成绩,而对于社团活动,他们教得没兴趣,学生自然学得无趣。”有些学校的社团活动虽然被安排到学生的课表上,但实际上却是打着社团的旗子,对学生进行作文、奥数的指导。
 
    4.中小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严重不足,影响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发展
    1)学生课外科技性学习活动的参与度低,未发挥促进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作用。调查显示:不仅有1/3以上的学生没有参加过课外科技性学习活动;而且已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多数学生,不仅参加的次数少(一学期才一次),而且每次参加的时间也少。
    2)课外科技活动的受众学生面太窄,未能发挥科技活动的应有作用。在中小学,只有近10%的科技活动项目是全部同学能够参加的;其余的科技活动项目一般只能让同年级30%左右的同学参加。中小学安排学生开展科技活动项目时,主要是为了参加竞赛、争取名次,而能够参加竞赛活动项目的学生人数是很少的,那些未列入竞赛项目的科技活动则往往被冷落。
    3)学生对科技性学习活动缺乏兴趣,影响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调查显示,不少学生认为科技活动单一,甚至对科技活动表示厌烦,表示不会再次参加科技性学习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科技活动缺乏兴趣,影响了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由于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主要以参观为主,缺乏亲自动手和感受的实践,这是影响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5.实际参与的课外学习活动与喜欢的不一致,影响中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进一步统计和比较中小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及其实际参与最多的课外活动,结果发现二者不一致,c检验结果显示:二者差异显著。由于二者不一致,不仅使参与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另一方面,统计中小学生最不喜欢的课外活动,结果显示:上述实际参与最多的课外活动“做作业和完成学习任务”,恰恰是学生最不喜欢的,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学生喜欢的课外活动与其实际参与的活动不一致,以致影响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效果,并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6.课外学习活动开展的客观条件缺乏
    课外学习活动的开展依赖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时间、场所、器材、经费等,但是,当前中小学生开展课外学习活动的时间、场所、器材、经费等难以保证。
    1)由于应试性学习任务过重,大部分中小学生在课程性课内学习时间上都超过10小时以上,并且占用课外大量时间用于完成课业,自然少有时间参与课外学习活动。
    2)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经费严重短缺,难以为课外学习活动提供合适的条件。以天文兴趣小组的学习活动为例,望远镜是必需的,但一台天文望远镜少则上千元,这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担的。教育行政部门“一费制”的规定,使得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学校都感到经费缺乏,都不能保障课外学习活动的条件。
    3)各类课外学习活动的设备和器材严重缺乏,如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较大硬件设施投入,但当前许多社区的公共体育设施缺乏、学校和学生家庭也都缺乏足够的条件开展相关的课外体育活动,限制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习(陈传锋和王玲凤,2015)。
    4)各类课外学习活动场所和场馆严重不足,限制了中小学生的参与性。以科技性学习活动场所严重缺乏为例,虽然教育部门对学生的课外科技性学习活动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但与之相应的活动场所却没有大幅度增加,使得中小学生对于课外科技性活动的参与度一直无法提高,开展的次数也没有大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小学生渴望参加课外科技性学习活动、却不能实现的状况。另一方面,已有的科技活动场馆由于收费项目较多,同样限制了中小学生课外参与科技性学习活动。
 
    7.课外活动“娱乐化”趋势显著,学生痴迷上网、电子游戏、小说漫画的情况不容忽视
    适当的休闲娱乐有助于排遣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调节身心健康。但另一方面,过度的休闲娱乐、过于放纵自己,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不仅浪费宝贵时光,还会损害身心健康。在本研究调查样本中,不少学生的课外活动“娱乐化”趋势显著,电视、手机、网络和游戏成为主旋律。部分学生甚至痴迷上网、电子游戏和小说漫画。数据显示:有63.3%的学生经常参加(甚至每天参加)休闲娱乐活动;在学生实际参与的课外活动中,休闲娱乐活动占了26.2%,仅次于继续做作业和完成学习任务。在当前中小学生参与的课外休闲娱乐活动项目中,上网的人数占被调查者的82.1%,其中37.75%的学生经常上网(含部分学生几乎每天上网);大多数学生上网是为了玩电子游戏,并且有不小比例的同学经常玩电子游戏,占20.8%;沉溺这些活动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更有甚者,个别学生为了上网逃课、辍学;甚至导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此外,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文体活动、生态环保活动、家务劳动等也严重缺失,影响学生的多元发展。例如,虽然学生有参与课外文体活动的愿望和兴趣,但是,当前中小学生的课外文体学习活动却是明显不足,不仅运动数量少,而且参与频率低;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自主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频率和时间逐渐减少,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参加文体活动。
 
    (二)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多元发展的对策建议
 
    1.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学习负担、克服课外学习活动“一元化”倾向
    1)加强教师岗位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通过培训,如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心设计作业,提高家庭作业质量;科学设计考试形式、内容和难度,提高各类考试质量;提高职业道德,严禁课外以任何形式有偿为学生补课等。
    2)建立完备的政府监管体系,从严监管督查学生用书和课外补习培训机构
    对学生用书,既要提高教辅资料质量,又要切实贯彻《中小学生教学用书目录》,控制学生用书数量,不许其它部门、团体以经商形式组织面向中小学生的专题教育和面向中小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等;对学生课外补习培训机构,要加大检查力度,教育部门要规范其教学行为,物价部门要统一核准其收费标准,税务部门要对其进行征税,消防部门要对其进行安全检查,行业协会则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查等。
    3)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将开展课外学习活动纳入学校考核评价范畴
    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过去用升学率对教师和学校进行评价的做法,将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课外学习活动的情况作为考评指标;改变单纯以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降低学科类学习成绩在升学考核中的比重,提高学生从事社团活动、科技活动、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能力和成果方面的考核,将学生的个性品质、社会化程度纳入高中、大学等高一级学校的综合评定指标。
    4)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和引导,防止家长给孩子施压
    由于家长在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中起着较重要的决策作用或强制作用,要鼓励社会开展对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职责和义务方面的宣传、引导和培训工作,充分发挥
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家长做到:(1)树立正确的减负观念。正确理解支持减负行动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做法,不要再出现学校“减负”、家长加压的做法,如买教辅资料、请家教,甚至自行布置作业等。(2)正确看待补习的作用,避免孩子盲目补习。应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问题找出其学习成绩上不去或下降的具体原因,不能盲目地用补习功课来应对。(3)尊重学生自主选择,避免强制性补习。家长应依照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孩子感兴趣并适合的课外活动,避免强制性地让孩子参加一些他并不喜欢的补习班、兴趣班等。
 
    5)大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有效遏制中小学生课外学习的市场发展
    要控制当前过多、过繁、超量的各种课外辅导,切实减轻中小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必须继续大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制定并实行更加全面、科学的“多学科各项指标综合积分考评制”。这种“综合积分考评制”既能体现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能反映学生德、智、体、美等各种素质的教育程度、发展状况;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而不是以获得“高分”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课外补习班变得没有市场,有效遏止其发展趋势。
 
    2.丰富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促进中小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1)利用社区和高校资源,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区是学生除学校之外的主要生活区,有责任发挥引导中小学生课外休闲活动的作用,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课外学习和业余休闲环境。当然,学校要主动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联系,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文明创建、交通协勤、公益劳动等志愿者服务和调查活动,通过融入社会、接触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条件的学校、社区还可以在勤工俭学、职场训练等方面,探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另外,政府要鼓励有条件的工矿、企业、高校实验室、科研机构等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以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场所。各级政府部门要协调有关单位配合中小学校有的放矢地组织安排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
    2)建立中小学生安全分担制度,保障中小学生社会性学习活动的安全性
    长期以来,对于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政府、学校和家庭所承担的责任不均衡,政府和家庭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而学校则承担了它不该承担以及无法承担的责任。这就需要制定政府、学校和家庭相应的责任分担机制,明晰参与主体之间的各自责任(孙彩霞和余群英,2014)。学校、家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导他们防范意外的应对策略。教育行政部门则要协调社会实践基地切实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性,配备必要的安全保护人员,向学生讲清与社会性学习活动内容相关的操作程序和安全制度,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同时,要建立中小学生社会性学习活动意外伤害事件保险机制,避免学校承担无限责任。
    3)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推行中小学生社会性学习常规化
    为了保障和激励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逐步完善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应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例如,学校应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并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褒扬和嘉奖优秀志愿者;同时,要建立志愿服务回馈制度,允许志愿者利用志愿服务的工时换取一定的社区服务,并在就学、就业、就医等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或优待。
 
    3.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促进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
    1)加强现代科普知识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参加科技学习活动兴趣
    学校和社会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媒介不断地向中小学生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为广大学生营造一个重视科学、倡导科学的社会环境,使学生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进行科普知识教育,还有助于学生对科技现象和问题产生好奇性,进而形成对参加科技活动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科普知识教育,既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解一些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现代科普展览、科技博物馆,或请有关科技人员到学校进行科普知识讲座等。
    2)普及型科技活动和提高型科技竞赛协同发展
    当前,学校一般重视科技竞赛、获得名次,以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因而只有少数精英型学生才能参加,严重挫伤了大多数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因此,要消除当前对科技活动的认识误区:即误认为科技活动是为参加全省或全国比赛而设的,是少数学生学生参加的活动。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既要重视少数精英学生参加的科技竞赛活动,也不能忽视面向广大学生的普及型科技活动,使普及型科技活动和提高型科技竞赛协同发展。要提倡科技竞赛大众化、多样化。科技竞赛活动应逐渐从选拔人才的精英模式向普通学生过渡,为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感受科技竞赛的气氛。科技竞赛的模式可多种多样,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爱好和特长。
    3充分利用校外科技教育资源,有效发挥科技场馆的作用
    开展中小学生课外科技性活动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科技制作活动、发明创造活动、科技竞赛活动、参观科技场馆等。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光靠学校的条件和师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和利用社会力量、开辟科技教育基地,与科技馆、科研院校、科普中心等进行协作,充分利用校外科技教育资源,尤其是要发挥科技场馆和高校开放实验室的重要作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
 
    4.引导学生适度参与休闲活动,防止学生课外活动过度“娱乐化”、沉溺“精神鸦片”
    闲暇生活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但调查发现:中小学生课外玩电子游戏和看小说漫画的频率过高、时间过长,沉溺于电子游戏和小说漫画的中小学生比例较高。造成中小学生沉溺网络游戏、小说漫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繁重的课业压力和被压制的天性导致不少学生存在焦虑感、不安感、孤独感;而电子游戏、小说漫画世界能提供他们一定的“归属感”、“成就感”,弥补了在现实生活中的缺憾;同时,一些暴力、色情内容满足了其好奇心与内在性需要,可缓解他们的负面感受与情绪。再如,运营机构管理不当,越来越多的运营场所为其玩电子游戏、看小说漫画提供便利。即便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亦逐渐迷失其建立初衷,为吸引中小学生,竟在桌面下载网页游戏,为他们玩电子游戏增加了另一途径。因此,如果没有学校、家庭的教育与引导,学生就容易深陷其中去寻求即时的快感。
    为防止中小学生过度沉溺“精神鸦片”和过多参与“不健康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闲暇生活质量,需要正确引导他们适度参与健康的休闲活动,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共同的努力。首先,要发挥正面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为学生建立一个正面、愉悦的闲暇生活氛围;要加强对公共文化市场的管理,规范社会上各种娱乐场所、图书借阅与购买场所等的经营,严厉查处违反实名登记、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取缔无证经营的网吧、游戏厅,净化学生的成长环境,防止学生沉溺于非正当场所,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组织各种兴趣小组、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将课外活动的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体系中。再则,家长要尽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带领孩子参加健康的课外活动,如参观科技馆等,培养孩子对于健康课外活动的兴趣,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5.将中小学生课外活动机构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保障课外活动的开展
    为了保障课外活动的开展,政府部门应把课外活动机构纳入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分布合理、成熟和完善的课外活动机构。要明确监管和评估部门,落实课外活动机构的教育经费,同时提供公共教育场所,如政府部门出资建立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科技馆站、图书馆和影剧院等来开展课外活动;并通过优惠政策,降低课外活动的收费,使广大中小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外活动,使家庭经济条件不富裕的学生也能接受优质的课外教育。
 
    6.进一步引导学生参加课外阅读、社团活动、体育活动、生态环保活动、家务劳动等多元课外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2220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