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结题报告 > 正文

青少年道德生活化的资源与途径研究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10/27 19:30:51 人气:33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课题负责人:程肇基 上饶师范学院、课题编号:11506ZD048)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1、现实生活故事启示

徐本禹放弃了公费读研究生的机会,独自到贵州省大方县的乡村小学支教。初到贵州时,他甚至不是国家“体制内”的青年志愿者,支教行为完全出于义务。那里不通电不通车,学生听不懂普通话,上课几乎无法交流,其他志愿者都因水土不服而先后离开。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还每月拿出100元捐助一位孤儿。在支教期间,他生活费用光了,加上患了胃病,又不习惯吃辣椒,1米76的个头,一下子瘦到不足100斤,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他的举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光荣地成为“2004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

为强调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一度被树为少年英雄的赖宁的照片,纷纷从北京市的中小学校园的墙上被摘下。“舍己为人”、“见义勇为”也不再是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有人认为,这是见义勇为精神的“倒掉”,是一件破坏某种价值的蠢事;也有人认为,鼓励孩子们“见义勇为”太过高调,是一种不理性不务实的道德误区。从“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徐本禹,从赖宁身上学习什么的启示下,让我们反思青少年的品德教育研究传统的误区,品德建构与可接受性生活体验、亲社会性发展的关系,进行生活道德资源开发,加强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2、共和国的重视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体现者;

青少年是社会中最受关注的群体,它的和谐与否将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更为直接地影响其他群体和谐;青少年又是社会中最具活力、也最不稳定的群体,是处于一生中最充满冲突、矛盾的阶段,在当下更需要心理和谐调节,注意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3、理论现实依据

在理论上,青少年是一个特定群体,处于生理和心理上迅猛发展、可塑性最强的重要阶段,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理想、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心理矛盾与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人的品德与社会性在亲社会行为中实现了统一。品德发展影响人的社会化发展,影响人社会化发展的方向,并能加快人的社会化发展进程。个体道德是社会性发展的有机部分,通过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出来。

在现实中失横的身心关系,当下的青少年既没有经历饥寒之苦,也没有遭受 失学之痛,是在父母双亲的呵护与社会关爱下成长起来的。不能在生活的经历中,得到人格发展和社会认同所需要的体验,造成了物资生活“营养过剩”,心理需求“营养不良”的失衡。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走向青年学生日常生活资源开发的道德学习,既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又是寻求支持道德学习的条件。

本研究内容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传统的道德教育为什么效果不佳。研究者与教育者自我中心的出发点;集体主义文化中对人的个性的蔑视;注重道德判断而采取的单纯的说教;道德教育与健全人格的培养相脱节;未将个体的品德纳入到亲社会性体验中;心理学研究需进一步揭示品德机制。

2、对道德接受本质的研究。(1)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需要从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开始,不断去追求更高一层需要的实现。而任何一个层次需要的缺失,都会在人格发展构成中造成失衡现象。由于成长中的生活缺失,青少年将产生对生活缺失补偿的渴望。青少年群体认同的亲社会行为包括大量社会交往行为,强调互惠性和相互关系的协调性,表现出需要一定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的获得。(2)

从发展心理学来看,只有经过完整童年与青少年的生活体验,才能安全地进入成人世界,发展适应性的社会行为。情感素质与认知性素质一样,具有其特定的心理品质和发展规律。所以说,有效的道德教育应该立足于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又不能与青少年的生活体验、情感需要的培养相脱离。在生活资源开发中,学校、社区、家庭的有效沟通是青少年品德和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保证,社会公益生活有利于亲社会性的培养。

3、青少年生活体验途径。探索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人格形成的培养模式,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构建有效果的生活体验和培养策略。

第一,开发家庭生活资源,在亲职教育中发展人格基础。可以针对目前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方式进行,一是帮助父母建立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二是为子女营造安全、自由、富有教育意义的成长环境;三是促进子女综合能力的培养。如(1)家长的价值取向有问题。(2)教育方法过于简单。(3)家庭教育力量分散或分解。(4)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子女出现的失误。(5)家长不良情绪影响子女。

第二,开发校园生活资源,在生活体验中弥补缺失需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发校园生活资源进行体验教育,将全面生活体验与主流生活引领相结合。一方面设计一些高层次的课外活动,另一方面,开发一些优点明显的亚文化活动,建立亲密人际关系,学习社会适应行为,从活动中获得生活感悟,满足心理缺失的补偿需要。

第三,消解身心失衡矛盾,在团体活动中促进身心和谐。一是利用青少年前期的同性依赖心理倾向,鼓励参与同性群体的团体交往活动,拉长同性群体的友谊期;二是关注生活状况和需求变化,捕捉青少年的兴趣开展生成活动;三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青少年青春期性发育,适度进行性健康教育。

4、设计团体辅导活动进行身心干预。

本研究主要方法:

1、进行文献综述分析,进行青少年道德可接受性探讨。人的品德与社会性在亲社会行为中实现了统一。个体道德是社会性发展的有机部分,通过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出来。

2、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从家长、中学老师和青少年访谈中进行,从实际生活出发,来研究探讨。

3、成长中的青少年需要连续生活体验要求,进行健康成长团体辅导干预。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由于成长中的生活体验缺失,青少年将产生对生活缺失补偿的渴望。成长中的青少年,需要连续生活历程体验。生活的过程也是道德学习、品德建构的过程,开发日常生活资源,让青少年体验生活,发展社会适应行为。

1、传统的道德教育为什么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研究者与教育者自我中心的出发点,集体主义文化中对人的个性的蔑视,注重道德判断而采取的单纯的说教,未将个体的品德纳入到亲社会性体验中。情感素质与认知性素质一样,具有其特定的心理品质和发展规律。

2、从发展心理学、现代情感心理学理论出发,研究当代青少年生活体验缺失对人格发展的问题,促进了心理学研究揭示品德机制。

3、今天问题青少年的问题,病根在家庭,表现在学校,社会让病情加重。探索并构建以家庭、学校为主,社会教育为辅的青少年生活体验新模式,明确和谐社会对青少年的生活体验要求和品格形成规律。

4.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情感既反映了人们的道德需要,又表现出人的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道德学习要在点点滴滴生活中学习、体验、建构。

四、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该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拓宽道德学习的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而且有利于实现对生活体验缺失心理的慰藉与补偿,发展道德学习者的社会适合行为。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可以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推广。

1、《体验教育:道德学习新方式》载《教育探索》(2006年第12期)

2、《生活体验与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载《教师教育研究》2007.5

3、《体验生活的道德学习》待发《教育探索》(2008年)

五、该研究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道德研究也好,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也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课题。在青少年道德体验、道德情感问题上,诸如遗传素质、环境教育、个人品德发展水平,以及这三种因素是这样的相互关系。同时,中国家庭亲子教育、家长的自我认识,教师的教育方法,学校应试教育等问题都是影响青少年品德发展、德育低效的因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2092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