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结题报告 > 正文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10/4 11:57:29 人气:123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 研究背景

自新课改以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但是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首先老师布置了学习任务,让各个小组讨论开始,老师一宣布,同学们立刻就忙开了,可仔细一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特别是中差生)根本不知道要干嘛,可以说是没事可干,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全包干,差生闲的只可以玩游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更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最终沦为一堂失败的课例。一些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时信息技术教师采用“放羊式”教学,以小组的形式布置任务后,把引导的任务全交给了小组成员,把自己的责任完全弱化了。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小组合作没有一个很好的引导者,也必定不能成功,因此教师在给出任务后要深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了解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操作方法和容易出现的误操作及小组合作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二、 研究的意义与目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把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小组合作学习赋予了学生相当充分的自由和相当宽松的气氛,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锻炼和提高机会。从心理学情感理论来看,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自然会产生快乐有趣的情绪气氛。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小组的各个成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小组之间通过竞争就会对那些学习不积极,能力较弱的学生产生学习压力,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在合作中不断产生学习动力,从整体上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新课程教学理论中也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论,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兴趣,进而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合作学习是立足于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策略。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策略,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小组活动,相互协作,降低了学生交流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它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减轻师生的负担,增进教学效果,发挥教学中的人力资源优势,开发和利用学生个体差异,使各层次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研究的内容

我们依据《课标》要求和学情特点,确定了研究课题的相关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法。

2、有学校特色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

3、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议题设计及合作与交流模式。

4、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作用。

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与策略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明确任务、注重实效、克服困难、善始善终、认真聆听、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积极实践、动手操作、乐于合作与交流、以集体利益为重”;使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氛围中自觉地参与到科学的探究之中。把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弱化教师的主体作用。

四、研究的方法

根据《课标》精神和学生实情,参阅有关写作教程书籍,我们的研究方法拟定为:

1、个案法。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

2.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师生共同参与,与研究成果为师生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3.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合理分工”等理论与经验进行学习研究,对课题的内涵和外延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确立课题的里理论支撑,加强理论指导。

4.调查法。通过调查报告,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进行分析。

五、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拟定步骤:(分阶段实施研究活动)

1、拟定措施阶段。

2016、9中旬—2016、10中旬,确立课题题目,学习相关理论,讨论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认真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

2、2016、11—2016、12调研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3、2017、1开展小课题研究,落实阶段研究方案。

4、2017、3——2017、4在研究过程中定时、定点的集体活动

(1)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对于目前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方式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分组和教学任务、目标的设计

(2)课堂实践研究在每节课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学生的课堂行为和课堂作品中观察学生的分工合作行为习惯,并循序渐进的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

(3)作品评比。开展作品评比,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在评比条件中提出合作的要求,让学生有了明确的创作方向。并进行学生作品展评,让好的作品影响更多的人。

(4)小组合作展示

将前面合作学习的成果在全班以小组的形式展示分享。

(5)合作学习方式的调控。在新的教学任务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5、2017、5——2017、6综合训练,提高学生自主性。教师总结研究并结题。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第一、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

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2、 确定问题(任务)

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任务)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4、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5、课堂实践应用

5.1案例分析

高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因特网信息的获取一节。

教学互动环节:教师“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学生“体验情境,领会任务”

首先,播放“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之宣传片”,通过优美的动画以及福娃可爱的形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讨论所获相关信息的途径引入主题—因特网上信息获取,以搜集2008年北京奥运会福娃资料为例。

其次,明确任务。

任务一:搜集福娃信息。了解Internet,熟悉IE浏览器,了解百度等搜索网站,尝试运用搜索引擎

在网络上信息存在的形式是多样的,例如图片、声音、网页、动画等、启发学生确定要找的目标形式。

任务二:下载相关资料。

教师提示,网页、图片、文字、声音、图像等不同形式信息的下载或保存方式是不同的,建议自学完所需信息的搜集。

任务三:整理资料,分类存放(针对网页、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信息分别建立文件夹)。

任务一、二涉及的是新知识,任务三是针对旧知识的应用。

学生在动画片的感染下,借助教师对人物的提示形成对任务的初步认识。

教学互动环节二:提供帮助,指导解决;自主协作,完成任务

该环节主要是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必要时学生可以参考教科书,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要把握好角色,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如何通过网络有目的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板书)任务一:搜集福娃信息。了解IE浏览器,了解百度等搜索网站,尝试运用搜索引擎。

1).扼要介绍浏览器使用:识别图标,启动以及退出方法(可以让学生类比Word软件),了解浏览器界面的构成(让学生自己观察)借助地址栏浏览教师提供的网站。

(板书)资源网站:百度http://www.baidu.com;雅虎http://cn.yahoo.com;搜狐http://www.sohu.com

2).运用搜索引擎搜索相关信息,一般包括分类检索和关键词检索。

教师提示:如果想查找关于“福娃”的信息,该怎么办?让学生自己尝试,最初学生可以了解什么是超链接,什么是搜索引擎,可以先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形成印象再给解释。

(板书)任务二:下载相关资料。

观察学生进展情况,对个别学生做出及时引导、鼓励。

(板书)任务三:整理资料,分类存放(针对网页、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信息分别建立文件夹)。

教学互动环节三: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反馈、交流、总结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其次,学生针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交流。最后教师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评价要从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应用与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始终要注意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寻求创新,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我。

5.2、课后反思

通过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借助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掌握技能,又增强了学生的交流意识和能力,还丰富了课外知识。但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几个同学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直接影响了下一任务的进行,却没能及时发现:部分学生在“迷航”现象,没能及时引导。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对学习困难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第二、有学校特色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通过学生的各种有效学习合作,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也就是说,在三种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而合作学习是促进学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点,小组合作学习就自然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最多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在于小组合作是否有效,也只有有效的小组合作,才能使课堂达到高效。

(一)、选择具有合作价值的学习内容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

首先,学习内容可具体分解。合作学习,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要选取那些内容可分解,可让每个合作成员有明确任务,又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其次,讨论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启发性、探究性。“学源与思,思起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思考、常探索、常创新。探究疑点的时候是注意筛选那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答案多样、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内容。

(二)、学生独立思考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动力

合作学习是通过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讨论,形成集体意见。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打开,容易被别人观点同化,出现人与亦云的现象。

(三)、学习任务明确分工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合作学习中学习任务的确立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贴近学习实际的、有选择性、有一定难度的、具有思考价值的。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学习任务,小组成员间也要根据个人特点分配任务。

(四)、教师引导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以高涨学习热情投入于合作学习中。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特别是出现困难、意外混乱局面时要深入小组,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学习合作有序、有效地开展。教师要及时诊断与处理问题,注意激活“冷场”,控制“过热场面”,使全体小组成员“动”起来。教师还要下组参与学习讨论,及时把握各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机智,调整学习时间,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

(五)、展示交流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内容

展示交流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及时做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发言。通过及时展示交流进一步内化知识、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教师要传达给学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投入到展示活动中去的信息,激励学生参与展示活动。

(六)、评价激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导向

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

1.小组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相结合。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2.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和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3.可以对小组活动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学习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方式,它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最佳时机,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

第三、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议题设计及合作与交流模式

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实践,首先应当对此种模式有全方位的了解。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和理论基础是理解该模式的前提,因此,就以此为基本面,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理论上的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应用于实践必须以学习过程的设计为基础,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可大致可分为:学习环境的创设—明确学习任务—合作探究—交流与评价。详述如下:

1.学习环境的创设

合作学习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教师首先应创设好情境,是学生产生合作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情感和意见,努力构建融洽的、平等的、朋友式的良好师生关系,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其次,营造使每个学生都参与的追求互利与双赢的活动情境或气氛,激发学生“积极互赖”的意识,并促进“积极互赖”的成功。另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因此教师在教授知识之前应该对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进行分析,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新的有意义学习的重要因素。

2.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方法,评价的标准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设计开放性学习任务,确保学生共同参与

封闭式任务只要求小组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在学习过程中,班内一些学生很可能很早就能得出正确答案,然而另一些学生却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不知道答案的同学依赖于知道答案的学生,不会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这样对那些已经知道答案的学生也无大的帮助。合作学习中相互依存的设想并能付诸实践,小组努力将成为一种幻觉。因此,封闭式任务不适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不应只有一个答案或一种解决途径。换言之,多答案、多途径、适当难度的开放性学习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目的顺利实现的基础,它为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提供可能。开放性学习任务,既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确保小组成员共同参与。

2)结合信息技术课程实际,加强对学生的请改教学

情感教学与认知教学同等重要,进一步讲,课堂教学必须遵循学生情感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与知识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因此,多年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总结提炼的“课开始,情趣生;课进行,情趣浓;课结束,情趣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

3.合作与探究

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教师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额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并且小组内学生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已经落实到个人,小组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老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老师在教学中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因此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表扬;;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效率。

4.交流与评价

交流与评价也就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作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教师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把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要使小组成员明白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以此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在小组评价时,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要给予恰当评价,以便在小组内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竞争。

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学习、研究和交流,教师要适时控制课堂上的时间,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指导学生评价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课堂讲授也是不可缺少的,不过合作教学的讲授与传统教学中的讲授有着很大的不同,合作教学中的讲授是经过合作设计的,力求简要清晰,时短量大,高效低耗,有较强的启发探讨价值,能为激起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

案例教学:

电子报刊的制作

1.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Word的一些基本操作,具备一定的图文混排能力。而且学生也具备上网搜集、下载信息的能力。在高中信息技术《文本的信息加工》这一章节中,不应把重点放在个别技术的处理上,而是应该让学生在与同伴完成一个大作品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真正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2.教学目的

①通过电子报刊制作,让学生掌握文本信息的修饰、图片、艺术字的插入及利用文本框进行排版。②加工的技巧,提升信息素养。③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各种技巧进行报刊制作

4.课时安排:

本部分教学内容计划用3课时。第一课时用于分工、收集素材,第二课时进行编辑排版。第三课时用于作品展示及评价。

5.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机房

6.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引发学生兴趣,明确本节教学内容通过大投影展示几个优秀电子报刊。 提问: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些报刊作品是用什么软件制作出来的? 引用课题:利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仔细观看大投影,思考回答:Word
新授课明确电子报刊的组成要素重新展示电子报刊并提问:根据你的常识和对这几份作品的观察,你认为成功的报刊应具备哪些要素? 教师归纳:电子报刊应该含有报名、报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数、导读栏要素。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电子报刊所用到的Word操作技巧 明确本节教学内容:以组为单位,自选主题制作电子报刊。 提供相关Word操作技巧的学案供学生参考学习。 教师指导: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提出问题进行指导讲解。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 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分组讨论,分工收集制作报刊的素材,制作报刊。 1.小组讨论确定报刊主题。 2.明确成员分工。 3.组员按分工上网查找、下载或亲自编写制作报刊所需材料。 4.设计版面,制作电子报刊。
展示评价展示陈国,取长补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展示与评价1.每组派一名代表通过大投影向全班同学展示本小组的电子报刊。 2.向同学及教师介绍本小组合作分工情况。 3.介绍本组电子报刊的亮点及需要改进之处。
小结巩固本节知识教师总结:通过三节课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都制作出精美的电子报刊,令教师刮目相看。在这个制作过程中,大家对Word的基本编辑、对象的插入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对文本框的运用更加灵活更自如了。希望同学们能够及时总结在这次集体创作过程中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取得大的进步

7.教学反思

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中学习,积极性都比较高涨。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强烈,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学案的提供,对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帮助作用。

不足:课时安排略显紧张,最后的交流评价有些仓促。

第四、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作用

中小学信心技术课既是一门新兴课程,又是一门边缘课程,它与传统学科课程相比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强等优点,信息技术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如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上的异步性,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实时的调整教学进度。高中学生由于来自不同学校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也各有千秋,有的擅长编程,有的擅长网络,还有的设计等等,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有着明显的优势:

1.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它把一个班级以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等为依据平均分成若干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既要随时解决一些课堂上出现的软硬件故障,又要充分关注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相当困难的。而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法打破了教师把每个学生作为教学子系统的格局,形成了以小组为单位的科学合理的教学系统,体现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2.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合作小组里,不同基础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风格的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自由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进行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共同解决困难,共同实现着认知与情感的发展。学生进行的是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自然会产生快乐有趣的情绪气氛,这种氛围一旦形成并保持下来,必然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推动他们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努力,有利于知识技能的积累和智商、情商的发展。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却往往过分地注重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合作意识被忽视了。在信息社会里,人的这种合作意识和能力却是非常重要的,小组合作学习正好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3.其评价机制有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激励对象的做法。从而就改变的班级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而这样的评价体系正好可以解决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实际问题,那就是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他们可以很快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但又不会主动地去关心帮助其他学习困难的同学,造成这些学生在剩下的时间无所事事或是偷偷玩些与本课无关的内容。而在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下,各小组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相互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中,经常遇到有些学生把任务很快完成,但是他的画面设计精美;还有些同学善于从网络上搜寻知识,他所设计的课题内容丰富,知识面很宽,但是完成的进度不尽人意。诸如此类,若按照传统评价方式,第一类学生的分数就高。而信息技术教学要求综合评价,不仅从技术上,还要从设计、知识量以及创造性上考虑,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式的引入,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效果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分析,指的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评价,也是对该模式应用于具体教学领域效果的阐释。笔者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具有深刻实践意义,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教学效果。具体详述如下:

(一)从问卷调查分析合作学习效果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种教学模式的成功与否,除了课堂教学效果的验证外,学生的评价、认可也是相当重要的。为此,我们在学期末设计了一个面向学生的问卷调查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有84%的同学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说明多数学生对合作学习方式是比较认可的。另外,从调查问卷“你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哪些方面对你有所帮助”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感觉受益最大的项目依次是:团队意识增强、知识技能有提高、增进了同学的友谊。

(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通过分组能够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互补,特别是有利于带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提高,从而最终实现学生成绩的整体提高。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由于自卑,即使有不懂之处也通常不向教师提出问题。这样,学习成绩就越来越差,也会使得班级成绩差距越来越大。而小组合作学习恰恰有效弥补了这些不足,在小组学习中成绩稍差的学生通过互动、参与,感受学习的兴趣,另外,基于集体意识,遇到不懂之处也会得到同组优秀同学的帮助。因此,开展小组学习可以为每位学生提供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环境,在学习小组中智力水平不同的学生会在小组中发挥集体的互助力量,取长补短以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者和被帮助者能够得到发展,最终又利于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这种课堂环境中。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畅所欲言,具有平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因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促使每个学生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然后在各个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评价,这样一方面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在互动中实现了共同提高,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有所提高。另外以前教师点名提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四)带动了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

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般课堂发言率低,几乎不向其他同学请教不明白的问题,这样长期下去将形成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激起了其学习兴趣,在课堂巡视中发现,这些同学能够参与到小组的讨论当中,有些见解得到同组同学的认可。在一次课堂试验中,这些成绩稍差的同学能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其中有一位同学能够代表小组主动发言。

(五)促进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传统教学的教学空间大,客观上使得每个学生参与学习机会较少;而小组学习可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在学习小组内各成员均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班级各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参与意识。此外,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育学生交往能力。传统教学中只存在着直线式的师生垂直交往,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小组学习给学生之间提供了交往机会和交往内容,使课堂的交往结构更为合理,使同学懂得合作的价值。学生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冲动,掌握了与人合作的技能,知道怎样与他人打交道、怎样尊重别人、怎样恰当表达自己的意愿、怎样在自己的愿望和别人的愿望之间寻求平衡等等。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效

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

2.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小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上交作业时,规定每个小组只交一份共同完成的作业。在共同完成这一份作业时,学生需要互相讨论、争辩、向专家请教,取长补短,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由于讨论与作业同步进行,差生可随时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及时地解决,带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作业,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通过集体完成作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了相互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3.培了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偏重知识的学习,这与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注重人的创新能力格格不入,因而素质教育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相互教学中,能够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我监控等方面的能力。运用讨论法,可帮助学生进行诸如类推、深层了解和解释正反面的争论、预测情境等较具深层思考意义的活动,同时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综合能力。

4.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种状况使学生知识面狭窄,易对教材产生依赖心理,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局面。因而,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电脑及专家咨询,去博物馆、实验室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

对于学校的教师而言所带来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

2、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

3、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爱好,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八、问题与思考

1、由于过去课题组老师较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课题研究、实验研究,所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学校教科室和教研组的很大支持。现在我们总算完成了课题研究。不管效果怎么样,至少,这一次课题研究使我们对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了解了许多。

2、因为第一次搞课题研究,没有经验,再加上时间短完成还是觉得很困难。因为课题组老师本职工作都很忙,课题研究工作主要是利用工作之余及业余时间进行。光是进行课题理论研究及了解课题研究的方法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感觉时间比较仓促,真正意义上说,我们的课题还没有结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

3、我们打算在新学年开始后,再选择部分班级进行新一轮的课题实验、课题研究。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2049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