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网络教研 > 正文

用技术优化信息科技课堂教学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7/19 11:08:01 人气:47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用技术优化信息科技课堂教学

周世杰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17版),将信息科技学科的核心素养定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其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包含“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用于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助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等要求。高中信息科技教学要达到上述培养目标,教师应善于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其终身学习习惯。

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学情

做好学情分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前提,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而学情,又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教师了解学情,不仅要在课前,还需要在课中。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上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1)课前调查学情,为教学设计寻找依据。高效课堂的实现,离不开好的教学设计。而好的设计,是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做好教学任务设计。青浦实验当前开展的“新课堂实验”研究,倡导以“前测与分析”精准掌握学生学情[1]。如在一节“信息传输”复习课中,我通过精选知识内容,设计前测练习卷。在前一节课后作为学生作业,并对作业进行网上批阅,按照题目所包含知识点进行归类,及时获取相关数据,将其梳理成表,供教学设计时参考。前测数据主要是知识点错误率。数据分析之后,针对这些知识点所涵盖的具体内容,我制作了13个教学微视频,准备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学习。

经过这样“精准”的学情分析,我设计了“讲、学、议、测、展”五个连贯的课堂教学环节。

一讲,针对错误率为97%的知识点。针对该知识点的题目采用集中讲解的形式。二学,针对的是错误率为90%~40%的知识点。将事先准备的教学微视频直接发送到学生计算机,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实际,独自观看,自主学习。三议,针对的是错误率在40%以下的知识点。自学微视频后,给掌握这部分知识有困难的学生5分钟时间,让他们与其他同学互动,通过“议学”,力求掌握。四测,针对以上三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对错误率较高的几个知识点,设计了7道变式题,用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五展,选取部分学生向全班展示讲演。学生进入变式训练时,教师通过巡视、观察,了解每人情况,确定合适人选。

实践表明,基于数据分析基础上的教学设计,能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2)开展网上检测,及时反馈收集信息。青浦实验总结了有效教学四条基本原理,其中的反馈原理指出:教师根据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了解,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可以改善教学的效果,是目标达成的重要保障[2]。所以,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检测,是获取反馈信息的基本手段之一,常被教师采用。

如我将检测内容用“问卷星”制成“网络试卷”,通过自动批阅等方式,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为后续教学提供精确的数据。对每个具体问题,不仅有正确率,还有选取其他选项的学生人数及比率,又可从中看到每一名学生的选项。这样的数据反馈更及时,同时也更精准,能让教师对后续教学的组织更有针对性。

用微视频技术,创意设计“三单”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和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微课应运而生,中小学也迅速掀起微课研究的热潮。对此,我根据新课堂实验提出的“连贯一致的课前预学、课中导学、课后检测的‘三单’设计要求”,用教学微视频助推新课堂实践。如在《枚举算法》一课中,我以数字化教学微视频的形式,设计了“三单”。

(1)课前微视频,引导学生针对主题思考。枚举算法,属于逻辑思维非常强的内容。由于思维要求高,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常常苦于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中因不能坚持而导致学习失败的情况比较多。

我在观看电影《向左走,向右走》时无意中想到,影片中主人公相互探求对方电话号码的办法可以借鉴。于是,在前一节课结束时,布置学生上网观看这部影片;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将该影片的有关内容剪辑成一个2分钟左右的小视频,突出事件的起因以及“被雨水淋湿”的那张记录电话号码纸的情节,作为新课引入材料,在上课前播放。动听的音乐、唯美的画面、爱情的主题,对高一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视频播完后,提出设计问题“如果你是影片主人公,对于缺失一位数字的电话号码,有什么办法找到它”,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本课的主题。在课堂实施时,学生情绪高昂,大部分人都能按视频的引导参与枚举算法的思考,纷纷说出自己对“缺失一位数字的电话号码”的解决方法。

(2)课中微视频,重点聚焦核心概念教学。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点拨后,课上播放了另一段教学微视频。首先,微视频展现了一个情景:给定一把锁,在一串钥匙中寻找与其相匹配的那把钥匙。然后,将此情形和枚举算法概念进行对比,突出两者的共同点:一一列举,逐个检验。

学生边观看该微视频,边思考教师的分析讲解。教师一边关注学生的观看过程,一边对有疑惑的学生适时指导。之后,教学演示文稿展示探究活动,对引入影片中寻找电话号码的任务进行分解,开展变式探究:学生分成小组,各自运用枚举算法原理对不同情况探索解决方案。教师由此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枚举算法的核心概念,并总结使用要点:列举范围不重复、不遗漏;检验过程一般采用“单分支结构”方式。课中的教学微视频,对概念教学起到了导学的作用。

这节课,由于学生参与情绪高涨,积极主动进行思考,再辅以教师的个别化针对性指导,实现了预期效果。期中考试中,枚举算法部分的错误率仅为5%,远小于前几届学生的同类占比。

(3)课后微视频,温故知新促使学生复习。为引领学生温故知新,我还制作了“枚举算法”的课后微视频,供学生自主复习。内容主要有概念重释、典型问题解决以及相应的变式训练。视频发布在腾讯网站上,并将观看作为课后作业。

开发“二次学习”微视频,完善教学

为了充分发挥微视频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我基于“二次学习”观念,对完善教学进行了一些研究。这里的“二次”概念含有两层意义,一是指教师在课后对原来的教学设计,结合课堂生成资源与自己的课后反思进行再开发;二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后,进行再次学习,进入深度学习。

在实践中,经过不断摸索、尝试,我总结出“二次学习”微视频设计制作的一些经验。(1)设计。在内容上,“二次学习”微视频属于加工改造类。其加工、改造所指向的是原有的上课资源,包括课件、典型例题、课堂生成资源等;通过重新组合,对其进行二次开发,使这些资源能围绕某个教学主题,在统整的基础上形成微视频课程设计。(2)分类。设计、制作过程中的分类研究,是为了后期应用做好铺垫。我制作的“二次学习”微视频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知识架构讲解,主要用于加工、整理原有课堂教学资源,针对信息科技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框架内容;二是典型例题讲解,主要是知识的实际应用;三是针对某个课时内容,通过整合课堂教学资源,以巩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几年来,我按照学科知识体系,分知识点、课时、章节等主题,共制作了200多个“二次学习”微视频,并申请了微信公众号“木舟微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包含这些微视频的“图文”内容,让学生在课后复习时,通过手机客户端接收、学习。

实践后的思考与体会

信息技术的应用要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1)实效性原则。促进学生达成教学目标指向的学习效果,是信息技术永远的应用原则。为此,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又要充分理解每种技术手段在哪些方面可有效支持目标的达成。如数据的获取、分析技术,可以增强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诊断性和预见性,在课堂教学中避免一些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行为。(2)适宜性原则。一种技术,只有在有助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时,它的应用才是必要的、适宜的。教师上课,不能“为应用技术而应用技术”。(3)开放性原则。开放性是信息技术(或者说信息化环境)的一个特点,是实现信息分享、交流的重要前提。因此,技术应用的结果应该能够扩充教学的开放性。

身教重于言教,应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具备基本的技术能力。而对于技术的应用、取舍、研究等,本身就是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体现。信息科技课程引入基础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生存与发展技能。信息科技课程将帮助学生增强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数字公民”。基于这门课程的性质,教师更应该是信息技术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朱连云,彭尔佳. 教师发展指导者课堂教学临床指导研究[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63-71.

[2]顾泠沅,郑润洲,李秀玲.青浦实验启示录[M].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05-117.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第二中学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1881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