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网络教研 > 正文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多元化途径探析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7/9 16:52:25 人气:81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多元化途径探析

山东省滨州实验中学 刘志霞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活动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教育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现代化教学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有更严格的要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标为依据,丰富评价内容,采取多元化评价方法,确保课堂评价的科学性、严谨性、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多元化 综合评价

一、对比性评价,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对比性评价既可以进行同一层次的横向比较,即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比较性评价,也可以进行纵向比较,根据学生以往表现,对学生现在的表现予以评价。通过对比性评价,学生对自身知识储备和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很有帮助。

在学习《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时,教师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谈感受,交流心得体会。学生回答过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鼓励:“这次的操作,你做的非常好,你使用了百度手写输入法,操作过程也很顺畅,关键是这次操作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你,谁能说一说以前他是如何回答问题的?”其他学生乐开了花,说道:“以前他站起来连话都说不清,支支吾吾的,现在可不同了,侃侃而谈,无论是具体操作,还是理论知识表述,都非常清晰准确。”教师接着说道:“是啊,你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你能再接再厉。”

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对比性评价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过程性评价,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它是一种开放性的评价方式,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通过过程性评价,教师准确把握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学习《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时,教师让学生演示上传作品的过程,在访问学生上传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再提出问题:“谁能给大家讲解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你是如何在因特网上发布信息的,发布信息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纷纷讲述。在一名学生讲解结束后,教师对他的回答予以评价:“我们大家要为你点个赞,通过你的叙述,我了解到了信息发布的一般流程,你用简单的几个字就将问题的关键讲解清楚了,并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枯燥的问题形象化,让人印象深刻,而且你还在每个步骤后面添加了注意事项,说明你是一个细心的人,给你一个小小的建议,下次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洪亮些,要充满自信,如果能这样,你的回答将更加完美。”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凸显。

高中信息技术中有很多实践操作性内容,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观看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开展评价活动,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三、综合性评价,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从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评价学生。

在学习《信息安全与系统维护措施》时,教师谈话导入:“现代社会网络越来越普及,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你的电脑是否遭受过黑客的袭击?是否遭受过病毒的侵扰?你常使用的QQ软件是否被盗过?”在教师一连串的问题中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学习信息系统安全维护的一般措施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了防止出现这些安全问题,你会采取哪些方法?”一名学生回答道:“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首先我会经常检查线路是否安全,防止线路破损造成的起火,不用电脑的时候,我会关闭电源,防止雷击,容易产生静电的物体也要远离电脑,其次,我会安装必备的报警系统,防止电脑被盗,还会利用访问控制,设置电脑使用的权限……”学生述说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你的回答非常精彩,回答的内容条理清晰,富有逻辑性,答案涵盖的知识点也很全面,不但如此,你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的自信让人欣赏。”

学生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答案表述是否有条理,这些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内容。只有从多方面对学生开展评价,才能体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开放性、全面性的特点。这样的评价体系才是高效的,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高中信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摒弃传统评价中的糟粕,创新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对比性评价。通过评价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热情,全面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实现新课标对信息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高成林.让学生成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主角[J].中国校外教育,2014(34).

[2]夏岚.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8).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1810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