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网络教研 > 正文

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分析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4/7 18:29:03 人气:162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分析

□ 贺雪萍

【摘 要】信息化教育是我国教育科研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教师为适应信息化教育的需求,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做好信息化背景下的职业调整,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掌握职业信息技术,转变职业观念,抓住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新的职业发展机遇,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一、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指的是利用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依托现代化的高新技术,高效、深层次地开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信息技能为目标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目前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信息化教学表现出的优势逐渐增加,并成为主要的教育模式。且它的存在正在逐步冲击着传统意义的教学。同时对当下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对此作出积极应对,是当下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教育部针对信息化教育明确指出,教师应加快自身信息化教育转变,适应现代化信息教育改革,为推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贡献力量。所以,每一名教师都应实现个人教育专业发展策略上的转变,让自身更好地投入信息化教育中,使自身成为一名信息化背景下称职的教育工作者。

二、信息化背景下教学发生的变化

1.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强调教师的指导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发挥重要作用。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作为附属品而存在,没有自主的选择权,处于被动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尤其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对这一状态进行了颠覆式的改变。多种高科技数字化信息技术投入实际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形式,提升了教学层次,促进了教学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多媒体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重选择。在技术环境中,学生体会到学习资源最大化的共享乐趣,学习上可以更多发挥自主意识,依据自身喜好、兴趣,选择相适应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形成自己的学习天地。

信息技术更多地融入课程教学中,不仅使教学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富有趣味性,还加大了师生间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提供了多向性的交流机会,改变了传统单一传授的教学模式。形成一种注重“合作、交流、探究”的新型教学局面。

2.教育角色的转变

教师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转换角色定位,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上的辅助者和参谋者。不再过多的强调履行教学信息的传递,更多的只是参与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辅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摸索,找到实现目标的方式和途径,获得成就感。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生学习动机。教师不再一味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上的灌输,运用强加的方式逼迫学生学习。而是积极借助信息技术努力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化、信息化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和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资源整合,帮助学生树立起新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使教学活动走向新的发展方向,让学生在学习上积极性更加强烈,激发出更多的探知欲望。

3.教育目标的转变

信息化教学时代背景下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因此,当下对于人才的培养不应只注重单一性的培养准则,更应注重多元化、全方位、且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尤其重视对人才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职业发展策略

1.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信息化教育的核心观念不提倡如何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如何激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促进知识有效增长,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组织。因此,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教师应转变对学生的教育方式,重新定位自身和学生的位置。转变传统课堂黑板板书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提高学生主体地位,更多采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所提倡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再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师的传授,更多的是利用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去获取更多不同的知识,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教师所讲的知识进行整合,成为知识的构建者。教师要降低自身的主导地位,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参与者、辅助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加强与学生间的互动、了解学生需求、及时改进教学策略、转变教学课堂环境。结合信息化教育时代背景,创建信息化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2.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过多关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整堂课程都是教师在进行口头传授,教师讲、学生听。过长的听课时间让学生产生思想疲劳,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无法有效及时地消化,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使课堂教学成效不佳,教学质量下降。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强调对学生创新性知识素质的培养,主张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明确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关系,共同实现知识学习与构建;提倡将把缤纷世界引进课堂教学,扩宽教学视野,贴切学生的社会生活;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信息化、扩大化和丰富化。

3.树立全新的知识构建观念

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了解仅限于固定的教材,依据教材进行规范化的教学,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教学的把握上有一定的被动性,受到相应的约束和限制。信息化的教学背景,为教师在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方面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以及自我发挥空间,教学资源愈加丰富多样起来。教学的选择范围不再仅仅限于单一的教材,还包括遍布信息网络上的各种教学信息。丰富的教学课件内容,多样化的教学形式,针对性、实践性强的教学案例,合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成效。

4.提升自身信息化技术能力

现代化的教学是信息化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实际教学,掌握信息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应先从思想上做好准备,理解什么是信息化教育技术,如何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从思想观念上打好基础。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技术以信息化的教育理念为依托,涉及不同层次的教育价值观念,揭示出信息化教育的教学人才建设目标,即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技能复合型人才。作为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要学会审时度势,努力学习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思想和内容,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理论,研究操作理论,用于指导实践。从技术层面着手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

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不再单一注重教师纯手工的黑板书写方式,在其中加入更多的信息技术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进行教学讲授,增加课程教学的信息量,丰富教学表现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新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活动,优化教学组织结构,加快教学进程。对技术的学习可以通过自身进修的方式加强、提升、改进。如利用网络丰富的教学视频,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也可以在相应的培训机构报名进行专项学习。平时注重教师间的互相探讨和切磋,了解不足,及时改进,虚心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指正,端正态度,提升自身技术素养和能力。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教师面对信息化的教学才能得心应手,面对信息化的教育改革,才能从容不迫、镇定自如。

5.培养自身信息化的专业素养

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养。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应该具备信息化的专业素养,这是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观念决定意识,意识影响行为。在信息化的教育背景下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如果不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在信息化背景下培养自身信息化的专业素养,可以说是对自身价值内涵的提升,对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6.做好信息化教学的科研工作

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除了要求教师做好基本教学工作外,还要求教师加强对信息化教学的科研探究,促使信息化教学长远发展。教育是持续发展的,也是不断变化的。面对当下日新月异的信息环境,做好信息化的教育科研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教育信息化为教师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条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在科研探究工作中的压力,让科研工作的开展愈加轻松、快捷,加快了科研工作的开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志华,马茹君,贺应龙:《高职院校青年专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探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2]郭利强:《探析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第1期。

[3]秦丹,武丽志:《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于技术应用的视角》,《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第5期。

[4]张成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继续教育》2014年第3期。

【作者简介】贺雪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本文网址:http://www.gzxxjs.cn/show.asp?id=1563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